。”
岳凌收了笔,笑着道:“那倒不然,‘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也很大气,像是个郁郁不得志的书生所作,怎像一个姑娘家的诗作?”
林黛玉皱眉问道:“宝姐姐,你还做过这首词,我怎得没见过?”
薛宝钗被岳凌说得一怔,没想到在闺阁所作的诗词,岳凌都知晓,他到底对自己了解到什么程度啊……
薛宝钗不由自主的紧了紧衣襟,讪讪一笑道:“就是往日里随手一作,倒是还没给林妹妹看过,待回去之后,我给你书下来。”
林黛玉点点头,狐疑的看了看岳凌,再看了看薛宝钗。
岳凌起身,笑道:“好了,今日雅集也该画上个句号了,我们走吧。”
出亭,便见石阶下贾芸在等候着。
许久未见,小姑娘们能够无病无灾的抵达苏州,也有贾芸的一份功劳在。
上前拍了拍贾芸的肩头,岳凌赞道:“做得不错,差不多能有独当一面的能力了。”
贾芸躬身行礼,“皆是为老爷做事,不敢邀功。”
转回身望着满场等候的参会人,贾芸又小声道:“依老爷之意,这雅会如何收场?”
岳凌微微颔首,沉下一口气,如同洪钟的声音,便在湖心的孤岛上飘扬,“前任知府朱怀凛,为人设计陷害,冤死狱中。苏州七月涝灾,也非是天灾而是人祸,本侯悉数查清内幕,将在此雅会上,将所有作奸犯科者一网打尽!”
“若与江浙行省参知政事钱仕渊、苏州知府孙逸才、苏杭制造监督甄应嘉,徐家徐耀祖等人有利益牵扯者,更有关改稻为桑的利益,自己站出来,等候审讯。”
“主动认错,本侯会争取宽大处理,若隐瞒不报,等本侯审讯了他们,一并从重处置!”
不多时,便有寥寥几人站了起来,又是京营的将士上前,将其一并带走。
岳凌再与贾芸问道:“此间的记录官呢?”
贾芸回身去寻,又带了一伙文弱书生过来,每个人手上都捧着一册书卷,用来记录雅会上所发生过的事。
只待雅会结束后,将所记录过的内容编修成册,传扬出去。
岳凌只翻看了其中几人所记录的事,便吩咐道:“此间亭上之事,不必记录详细,只将最后的结果记录下来便可。亭上还有参会之人所作诗集,皆为评审之人所挑选的佳作,可以装订成册。”
“诗魁为《秋窗风雨夕》,另有本侯留的一首诗,也一并收留进册。”
几名书生连连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