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五百六十章 拔刀(5 / 6)

大魏风华 东有扶苏 5173 字 2个月前

里,顾怀这几年在朝堂升得太快,导致没有多少人清楚顾怀到底是个品性,但从骂他的折子那么多,他也没有在意过看来,终究还是有底线的,他对官员动过手,但也是那些官员想要刺王杀驾在先,整个北境的战局都是顾怀一个人扛起来的,从某些方面来说,百官对于顾怀都是又爱又恨,但归根究底还是少了些对于藩王,对于扛着国运的人的敬畏--因为顾怀始终离他们太远。

然而这一刻,顾怀走向了人间,他站在大殿的中心,逼问着天子,冷视着群臣,大魏的四个方向都存在着对他无比忠诚的人,坚决地执行着他的命令,甚至不惜用动兵这种办法来让所谓的大魏中心,也就是京城里的人们明白一点--实际上也许只需要顾怀的一个念头,江山的改变根本不会引起太大的动荡,因为在过去的那些年里,顾怀的每一步都走得很踏实,甚至踏实得有些过了。

百官终于明白了自己到底面对着怎样的一个人。

百官终于明白了那袭蟒袍有着多大的分量。

他们终于知道,原来顾怀之前那么好说话,不是因为顾怀只能好好和他们说话,而是顾怀选择了没有把刀子架在他们脖子上,然后让他们好好整理一下自己的语言,以及仔细听一听他在说什么。

所有人都沉默了,平静的杨溥,眼角直抽的李仁,几位与顾怀关系尚可的尚书,曾经在北境浴血奋战的老将军,接连三朝被冷落的勋贵,还有那些抱着各种心思,来自各个衙门各类品秩的官员。

顾怀的眼神缓缓扫过他们,最后落在了年幼的天子身上。

“所以,”他说,“陛下,该不该迁都?”

小皇帝颤抖着声音:“朕、朕觉得叔父说得对...”

孩童带着哭腔的声音撞在十六根鎏金盘龙柱上,听着让人心疼,但顾怀的眼底却再没有出现什么情绪,他看着很聪明,但聪明得有些过头的小皇帝,只是轻声道:

“有陛下这句话就好--但迁都毕竟是大事,还是得让百官议出个章程来,何时开始,何时结束,各个衙门北迁的顺序,需要迁徙的平民,地方官府的调整,这些事会很麻烦。”

“全凭叔父做主...”

顾怀摩挲着拇指玉扳指,指腹掠过蟠螭纹时,殿外恰滚过闷雷:“要堵住天下悠悠众口,就必须要有足够的准备,孤对朝堂百官很失望,从孤提出议迁都开始,这么多天的朝会,却依然没有结果,甚至需要陛下开口才能将此事定下来,实在是很让人怀疑,衮衮诸公是不是都是酒囊饭袋。”

没有人回应他,文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