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倒是。
不过不光相声,京剧也是一样。”
“怎么说?”
“京剧行业一直有句老话,那就是帝都学艺,天津出名,上海发财。”
“倒是有这话。您给讲讲什么意思。”
“这意思就是说,帝都学好了,然后必须来天津这边让观众检验来。
天津观众一说好,就直接外面赚钱去吧,绝对赚大钱。”
“哎,是这意思。”
此时关晓阳拍拍王培元:“多少名角都来天津,就为搏名。
不过,天津的观众太懂了,有时真让一些名家害怕,从而导致翻车失误。”
“哎呦?还有这事?您再讲讲。”
关晓阳继续入活:“想当年京剧名家谭富英,早年来天津演出。
那时挂出票价,两块三。
诸位,别笑,那时的两块三和现在不一样。
换算现在两千起步一张票啊。”
“真不夸张,还就是这样。”
“天津观众那时只要东西好,不在乎钱,尤其当天戏码,四郎探母。
里面有一句嘎调,底下有知道是什么的吗?”
底下观众不少齐声喊道:“叫小番!”
关晓阳竖起大拇哥:“哎,看来这都是懂的。
对,里面一句嘎调,叫小番,那是最经典。
两块三,天津观众奔着这一句嘎调也得去了。
但是你们猜怎么着,当天晚上谭富英唱叫小番,这最后一句,愣是没唱上去,唱呲了。”
王培元假装失望摊手:“坏了!这观众肯定不干啊。”
关晓阳点头:“刚王老师也说了,天津观众那都懂,好是真捧,但你要演砸了,一点也不客气。
所以当天唱砸了后,底下观众倒好直接上了,整个现场就乱了,这通倒好啊。
谭富英多大的角儿啊,这都倒好满天飞。”
王培元叹了口气:“没办法,天津一直这样。那后来呢?
就完了?”
“如果完了啊,这事就没必要讲了。
其实有意思就在这了。
谭老板当天被叫倒好,回去就气啊,气自己。
心说我外地演出没一次唱不上去,好家伙,这天津栽了?
不行!我还得再唱一次。
再开一场。”
“嚯。”
“戏班老板一听高兴啊,那就再开吧。
而且,要不说戏班老板买卖道足呢,这一次你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