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初八那天,邻里们纷纷来到周家祝贺。
这个时代的婚礼并不似后来那样需在外部酒店设宴,且这也不是必要程序。
鉴于当时大众经济条件有限,多数人选择在家中宴请亲朋,以此减少开支。
因此,大家都力求节省,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花费。
肖国庆、孙赶超和乔春燕这几位老朋友也纷纷赶来帮忙。
毕竟在他们心中,宋子卿一直是个值得信赖的好友。
他们之间的关系,虽然不是血缘之亲,却关系很不错。
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为了招待这么多亲朋好友,宋子卿不得不摆了好几桌酒席。
但对于家境殷实的他来说,这些都不算什么。
金钱能解决的问题,从来都不是问题。
婚礼的流程按部就班地进行着。
宋子卿亲自驾车,将新娘郑娟接到了自己的新家。
两位发小也不甘落后,去接了大娘和郑光明过来参加婚礼。
肖国庆和孙赶超对郑娟家的家境略有耳闻,宋子卿简单地向他们解释了一番。、
在这个年代,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难处。
想要扩建房屋或换个更好的居住环境,但往往因为经济条件受限而无法实现。
听到这些,两位好友的眼中不禁流露出深深的羡慕。
“走了,娟儿。”宋子卿大声地叫喊着。
成亲了。
今天的郑娟扎着麻花辫,头上戴着大红花,身穿一件鲜艳的红棉袄,显得格外喜庆。
这样的装扮,在这个年代的婚礼中十分常见。
不久,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来到了周家。
婚礼的仪式并不复杂,也没有专门的结婚主持,一切都显得那么朴实无华。
在街坊邻居的见证下,宋子卿和郑娟儿的婚礼温馨而隆重地完成了。
当然,按照习俗,新婚的两人都向工厂提交了报告,就像是办理了结婚登记一样。
仪式结束后,大家围坐在一起,共享美食,畅谈欢乐。
宋子卿更是不忘给每一位到场的朋友敬酒,感谢他们的到来和祝福。
“秉昆,真没想到,你竟然是我们这些人中最先步入婚姻的。”肖国庆带着几分羡慕地说道。
宋子卿微笑着回应。
“不用羡慕,你们家里不也在积极为你们物色对象吗?“
“我也是等着喝你们的喜酒呢。”
随着晚宴的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