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边上有许多汽车旅店,那里住起来容易,跑起来也容易,所以他一定会找个小旅店住下来。”莫停做了个结论,他偷偷地吸了两口从弗林斯那儿过来的二手烟。
“好,”弗林斯在地图上高速公路上沿线看着,嘴里咬着烟屁股,粗大的手指在地图上画来画去,低着头含含糊糊地说道,“这路上可太多小店了。”
“还好我们还有电视台,让他们帮着叫一下怎么样?”莫停建议,他紧紧挨着弗林斯,那袅袅升起的香气直接冲进他的鼻腔,他一点都没有浪费。
“不可能,我们只是根据一个报警电话,说是有这么个人在现场,这个电话内容的真实性也很低,也许这根本就是那个真凶在误导我们,让出租车公司帮忙已经是很勉强了,电视台是不可能的,那样反而会引起太多的麻烦!”弗林斯叹了口气,他把烟拿在手中,莫停偏过头,把鼻子埋进烟气里。
弗林斯又把烟放回嘴里吸了一口,莫停也叹了口气。在美国,平均每一百五十三人中就有一人可能成为谋杀案件的被害者,每二十三分钟就有一起命案,每九分钟就有一宗强暴案,每五十二秒钟就发生一起抢劫案,纽约这个城市每天都会死上许多人,而这中间总有一些人不是自然死亡的,但十年内的破案率不到百分之四十。
“弗林斯,你估计这破案的几率是几等?”莫停问道。
问破案几率是他们的习惯,通常来说,案发的头三天,案件是一宗“热案”,也是最容易破案的阶段;三天后就变成为“温案”;若一个月仍未破案,这宗案件就会变成“冷案”,所以在处理凶杀案时,头三天要全力以赴,尽可能投入最多的人力和资源。但是三天后若有其它新案件,再加上未破旧案,都会分散人力和资源;因此在案件“降温”时,就必须调派人力和资源去处理其它案件,办案人员就会减少,破案压力却越来越大。过了一个月后,案件转为“冷案”,负责人员将会更少,届时主管就必须重新评估破案的几率了。在这里,破案的几率被分成十等,六到十等基本没有破的希望。
“如果我们找得到现场的证人,那就是第三等!”弗林斯又打开抽屉拿出香烟点着了一支,“如果明天有人亲口对我说他知道是谁但他绝不会出庭,那是第八等,如果没有人作证,那就是第九等!”
“幸好这个案子死的只是两个**,”弗林斯和莫停同时心中嘀咕,“这种案子不会有太多压力,媒体的关注度也不会太高,要不然就比较麻烦。”
“好了,回去吧!”弗林斯想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