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似乎是肯定的,至少绝大部分癌细胞会死亡,但它们的生长速度远远大于自己死亡的速度,而且能不断地吞噬能量,让宿主迅速死亡,仿佛完全不知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这其实从生物哲学上是说不通的。在实验室里大多数细胞被培养分裂都没有超过五十代就死亡了,仿佛有个精确的时钟在控制着这些细胞的生长代数。
但科学家们相信,生物不变,所以也有不会死亡的癌细胞,至少在某个实验室里的几份癌细胞样本已经存活了超过半个世纪,而某些人在其中看到了人类永生的希望。在医学界大家都知道有个传奇的名字叫海拉细胞,它来自一个叫拉克丝的女性身体。
1951年2月的第一天,约翰?霍普金斯医院接收了一名腹痛难熬,下身出血的女病人,这个女病人的名字叫拉克丝。当天,她被诊断出患有晚期宫颈癌。拉克丝接受了治疗,肿瘤被移除。但8个月后,她还是死亡了,年仅31岁。在拉克丝被切除的肿瘤中,繁衍特别迅速的癌细胞成为了人类历史上首例可以无限制复制的“永生”细胞。半个世纪以来,它成为生物学家使用最多、最为知名的细胞。它去太空参加过零重力测试。它帮助科学家取得过许多重要突破。如今,几乎每个医学院里都藏有拉克丝的一小部分身体———海拉细胞。拉克丝也因此成为科学史上最重要的女性之一。如果这细胞里有她的人生记忆,那她几乎就是不死之身了,可惜细胞就是细胞,在里面看不到任何的她活着的时候的经历,虽然科学家们相信未来人类会有分子级的存贮器来保存自己的记忆但现在看来还没有实现的可能。
很多年来,康德都在找另一个可以比美海拉细胞的样本,他不相信那是唯一的一份,而对他来说,癌细胞像是一个生命体中的另类分子,它有着特别的使命,它们受到外界的刺激而诱发,如果这是一种应激反应,那么理论上来说它应该是生命体为了进化而做出的一种自发对策,如果这个想法正确,那么接下来要搞清楚的是,为什么癌症往往造成肌体死亡而不是更为强大。
看完了报告,他从身后的书架上拿下一本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翻看了起来,这本书他早已经看过无数遍,只是他每次翻阅都会有新的想法,虽然他的手里放着书,目光却没有停留在书上,像是在半空中的某处。
“对整个社会不满而有着强烈的自毁和毁灭意识又开始行动的那些人如何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呢?难道只有消灭他们的行动力,肉体毁灭?又或者是去掉他们的意识?然后社会吸取教训?这不现实啊!”他目光呆滞,口中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