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出地震强度,现在的仪器可以测量到的数据更多。只是,……”
老头子说到这,突然犹豫了一下。
“对于大多数人,地震研究的意义仅在于能够及时预报危机,以减小生命的损失,但目前依然没有什么大的进展。”老头子长声一叹,沉默下来。
过了良久,看到徐行的眉毛一动,他方自歉然一笑道:“你应该知道,地震时在地下传递的两种波,原生波先至,而次波后达,所以你会感觉先是上下震动,再左右摆动。而通过两种波到达仪器的时间间隔可以算出监测站和地震震中之间的距离,地下震源到地表的距离。你觉得应该用什么办法?”说到此处,他停下看着徐行。
徐行微一思索便道:“如果用三角测量定位,那至少要有三个监测站的数据。”
老头子微微点头,沙哑的声音继续说道:“次波要比原生波破坏力大,固定于地里的砖石建筑常常先因原生波而根基松动,再因次波而四散崩溃,正所谓过刚易折。而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由于是放置在石座上,不但可以抵抗原生波的上下颠动,也因为松散的构成,可以抵消去相当大的次波作用。……”
过刚易折,徐行点点头,想起在另一门课中也曾听过类似的话。
老头子转过身来看着徐行,微微一笑,道:“你可是觉得我太过罗嗦?”
徐行立时摇摇头。
又是微微一笑,老头子叹了口气道:“你们都不喜欢说话么?”
徐行沉默不语,他不知道别人怎么样,也无权代人回答。
“好吧,言归正传。”老头子轻叹一声,扭过头,伸手轻轻抚着那个大大的圆球,轻轻拨着,圆球也在不停地转着,缓缓地转着,正如这个世界上每个人脚下的那个蓝色星球般一刻不停无人知觉却已经走过了那么长的路……
“地球直径为一万二千七百五十六公里,只比金星大了一百多公里。内部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大部分。地壳厚约四十公里,地幔厚约两千八百公里,地核厚约三千五百公里。前三个部分又可细分,地核可分为外部液态地核和内部固态地核,地幔可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地壳则可分为海洋地壳和大陆地壳。”老头子背书般地说道,这些数字像是摆在他的眼前,丝毫用不着思考。
可惜,这正是徐行最不感兴趣的地方,这种现成的数据,他看书就可以了,又何必别人来教呢!想到此处,徐行眼中闪过一丝不耐,正好被老头子瞥见,他微微一笑,又是满脸皱纹。
“这三大部分就像一个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