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痕迹学是广泛用于考古和侦探等方面的一门学问,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事件发生后的内在或外在的痕迹,表现推论出导致这些痕迹发生的原因或过程。痕迹学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门系统而又庞杂的综合性学科,痕迹学的分支很多,比如工具痕迹学、心理痕迹学、枪弹痕迹学等等。”午饭后的休息时间,孙若舞正在给叶飞鸿恶补《痕迹学》。
叶飞鸿笑道:“嗯,记住了,谢谢师姐。”然后重复了一遍,一边翻看着孙若舞大学期间的《痕迹学》教材,觉得挺新鲜,还别说,他只是接触“法医学”部分知识,对于“痕迹学”的接触比较少,研究就更少了。
但很快,叶飞鸿就发现,他对“痕迹学”有点天赋了:追踪术、测心术、暗器。
古代捕快,都要练习专业的追踪术,其中有很多技能,同工具痕迹学很相似;相对于六扇门的“测心术”,则类似于心理痕迹学;至于暗器,同射击原理一样,如何击中目标,反之也就能从被击中的目标第一时间找到开枪点——枪弹轨迹。
有了这层感悟,叶飞鸿暗自感叹师父叶晴歌的远见卓识:很小的时候,叶晴歌就教他千里追踪术、测心术、暗器等等古代六扇门捕快的绝技,而且有些绝技已经濒临失传,也是独一无二的“捕快”专业技术。
当年,叶飞鸿年少贪玩,叶晴歌可没少逼着叶飞鸿去学枯燥的追踪术、测心术、暗器以及射击。反反复复的训练,连续十年的时间,叶飞鸿获益匪浅,直到此刻才深有体会。
但叶飞鸿依旧很谦虚地让孙若舞畅所欲言,孙若舞见叶飞鸿如此好学,也拿起了师姐的派头:“这书本上知识呢,都是死的,但你也得多看看,我做的笔记你要全部记在心里。另外,今天先给你讲一个我以前实习时听过的故事。”
叶飞鸿看着孙若舞:“听说的故事?一定很有意思吧。”
“那当然,这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咱们的老师唐科唐大法医官;这个故事曾被作为学习材料在我们系下发过文本资料,所以我记得很清楚。”
“我也知道咱们师父很厉害,可关于他的故事还真没听说过。”
孙若舞不满地道:“先听我讲故事,别老是打岔。话说十多年前,咱们师父还在一个小县城做法医的时候,有天遇到了一个案子,案发时间在凌晨时分,当时那小县城条件有限,县里唯一的银行和附近的金店都没安装摄像器材,只有报警器和值班人员,可即便如此,那金店也被破门抢劫,值班人员吓得钻了床底,连罪犯的人影都没敢去看,所幸他保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