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的刺杀来得快,退得更快。
雪林中一波箭雨,目标是皇帝的车队。
然而皇帝的车队太过庞大,这波不到百枝利箭形成的箭雨明显没有什么特定的目标。
有两名太监与一名宫女死于箭雨之下,另有数人受伤。
护卫的定州军冲入雪林后,并没看到敌人,只有杂乱的脚印。
不到百人,伏杀有两万精锐边军护送,还有大批高手在侧的庞大队伍,这当然是更具象征意义。
可以算作是警示或是警告,提醒这支队伍,前路并不太平。
马车内,李承平恭敬的看着范闲,虚心请教道:“老师,您认为这些刺客是北齐还是东夷?”
范闲摇了摇头,坦率的道:“我不知道,因为都有可能,我更担心的是,英王的大军扎营之后,我那位岳母若是邀陛下入京都,没了大军的保护,监察院与内廷的高手在京都的力量占不到优势,无论是面对哪一方势力的袭杀,都很危险。”
李承平目光平静,小声的说道:“关键在于姑姑怎么想,她既然邀我入京都,想来不好动用北廷的力量对我下手,但若是北齐或东夷出手,想必她会很开心。”
范闲脸上露出担忧之色,提醒道:“且不说我那岳母会不会发疯,若是东夷城出手,剑庐那十三位九品齐至,我们根本挡不住,更何况,北齐方面也大概率会出手。”
范闲一直不赞成李承平北上,从历史经验来看,鸿门宴的主人往往掌握着客人的命运,只要够果决与狠辣,客人很难翻盘。
自己的那位岳母,果决与狠辣,从来都不缺。
更何况,北齐与东夷都不会坐视庆国重归统一。
这场看起来软弱无力的刺杀,却令整个队伍的气氛变得紧张起来,人们的心情也跟着阴沉起来。
也许,这就是刺杀者的目的。
庞大的队伍继续前进,速度虽慢,京都不远,数日之后,京都城已然在望。
看着远处那座肃穆雄城,人们的心情并未放松。
进入那座城之后,才会迎来真正的考验。
监察院的好手早已提前潜入了京都,但京都早已不是监察院的主场,缇骑司在这里拥有更强大的力量。
李承平入京都后所能依赖的,只有范闲、影子与影子训练出来的监察院六处剑手,再加上几名内廷高手。
在范闲与英王的坚持下,李承平留在了京都外的定州军大营,由范闲入城与他那位岳母敲定所有的事情。
以前的信阳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