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十七章 书迷暴乱(3 / 4)

……

另一端。

叶落刚和父母吃完晚饭就接到了编辑大大强子的电话。

“我说落叶啊,你快看看吧,网上都乱套了!整个书评区都屠版了!你说你也是,为什么把碧瑶写死了啊!我都想加入其中了。”

叶落汗道:“屠版?什么情况?”

“自己上网看!”

叶落走到电脑面前,登陆奇点中文网,到《诛仙》的书页一看,可不是嘛,整个书评区全都是关于碧瑶的评论,这是屠版,星辰变也是如此,看的叶落也是一阵阵冒汗。甚至心中不禁庆幸,幸好,叶落就是落叶这个消息还没有暴露,不然还真有书迷来砸自己家玻璃,或者绑架自己……

“汗,看来我有点小瞧诛仙的影响力了。”

虽然早在他写碧瑶替张小凡挡一剑的时候就有不少读者抱怨,不过因为还是有一些希望所以也没闹腾起来,不过也就在更新《诛仙》期间就有不少人发问多久可以让碧瑶复活,不过叶落一直拖着,而直到今天终于爆发了。

真心不能小瞧书迷的战斗力。特别是《诛仙》这样经典的书籍的书迷。

赶紧发布了一篇单章《致诛仙迷》:

关于最近诛仙的情节特此发这样一篇文章,碧瑶是一个精灵一般的女子,也是我精心构筑的女主角。而之前死别的这一章可谓是《诛仙》这一本书的遗憾,不过我却仍旧这样写了。

为什么?因为缺陷是一种美,《三国演义》中,威震华夏的关云长因刚愎自用"大意失荆州";精明干练的周公瑾竟气量狭窄以致在哀叹中英年早逝……这些千古流芳的风流才俊,每个人都带有些人格上的"残缺",却丝毫不曾贬损他们各自的形象。

残缺,其实就是不完善,或称美中不足。当残缺存在于美的整体中、折射出美的内涵时,局部的缺陷恰好衬托出整体的熠熠闪光,由此构成的残缺之美,却可给人以独特的审美享受。

原因何在?残缺之所以为美,因其体现了真实和个性。人或事物不可能尽善尽美,"白璧"与"微瑕"往往结伴而行,惟其残缺才能真实反映本来面目。关云长"走麦城"的败绩,正如他"过五关斩六将"的辉煌经历一样,惟有其人才能铸成如此缺憾。可见残缺之美最能反映人或事物的鲜明个性特征。

残缺之美如同愈嚼愈有味的橄榄,发人深思,倘若把现实想象得过于单纯而美好,稍遇挫折就易于一蹶不振。古诗说的好:"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沉舟"、"病树"的美学意义,就在于向世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