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百五十七章 书圣(3 / 4)

个杰出的书法家,一生没有婚娶,所以临终前将“兰亭序”传给了他的弟子辩才。

辩才也是个书画双绝的高僧,对“兰亭序”极其真爱,将其秘藏在房梁之上,从不轻易示人。当时历史已经进入了大唐盛世,唐太宗李世民在书法上也有极高的造诣,他对“兰亭序”闻名已久,曾花重金求购,但始终没有成功,于是派了大臣萧翼去想办法把兰亭真迹弄到手。

萧翼接到旨意后,去了当时辩才所在的云门寺,花了很大的功夫跟辩才和尚成为了朋友,在一次下棋的时候,趁辩才不备将“兰亭序”偷走。

李世民得到“兰亭序”后如获至宝,并命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当时的书法大家临摹。以冯承素为首的弘文馆拓书人,也奉命将真迹以双钩填廓之法摹成几个副本,分赐给皇子和近臣,现在作为国宝之一珍藏在故宫博物院的“兰亭序”就是这其中之一,由于鈐有唐中宗的神龙小印,被称为“神龙本兰亭序”。

虽然摹本出现了很多,但世人从此再也没有见过王羲之“兰亭序”的真迹,传说李世民死后被唐高宗李治当做陪葬品一起放入了昭陵。

但到了五代十国的时候,有一个叫做温韬的刺史,把李世民的昭陵打开了,他下令把里面的陪葬品制成一个目录,但里面并没有“兰亭序”的名字。所以,又有传说称因为李治也极为喜爱“兰亭序”真迹,没舍得将其陪葬昭陵,而是一直留在自己身边,后来又传到了武则天的手里,直到武则天死后,“兰亭序”才陪葬入了李治和武则天合葬的乾陵。由于乾陵到目前被证明一直未曾被盗过,所以有专家学者认为“兰亭序”的真迹应该还保存完好,就在武则天的枕头下面。

可是,现在真迹就在秦雪阳三人的面前,前人的猜测看来全部都错了……

原来,智永和尚一生都在临摹“兰亭序”,几乎到了可以乱真的地步,在他临终前,将其中临摹得最好的几幅跟真迹一起传给了辩才和尚。

萧翼奉旨专门来结交辩才的时候,辩才和尚就已经猜到了他的来意,一个远在长安的天子近臣,跑来地处江南的会、稽,真的以为和尚只会说“你妈贵姓”吗?

但见皇帝已经拉下了脸到了这个地步,辩才知道自己手里的真迹再也保不住了,于是他故意将智永和尚的摹本让萧翼偷走,却把真迹交给了自己最信得过的徒弟圆惠,让圆惠拿着真迹还俗后远走天涯,他自己当然不能跑,不然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还得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老老实实继续做他的大和尚。

唐朝时候的资讯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