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皇上对王爷日思夜想,终日茶饭不思,籍此又突闻东西回鹘横生变故,已是郁劳成疾……”
“父皇病了?”曹元宁不由脸色一变。
“是!”军官回道:“不过并无大碍,王爷还是速速回宫吧!”
沉默了好一会儿,曹元宁就回答道:“本王要回去时自然会回去,此事你莫要跟别人说起,否则本王取你项上人头!”
“王爷……”
还没等军官说完曹元宁已快步离开。
军官这追也不是,不追也不是,暗道夹在皇上、皇子间还真是难做人……不追吧,皇上盛怒之下取我性命,追了皇子又要取我性命。
还在犹豫时曹元宁早已混入人群失去了踪影。
其实曹元宁这时心里也在犹豫,自己能躲得了一时难道还能躲着一世?何况这时还是敦煌国内忧外患之时……但转念一想,自己就算回去又能如何,再如以往一般看着父皇赔款乞和称回鹘为“父大王”吗?再如以往一般与太子明争暗斗豆箕互燃吗?
想到这里曹元宁一狠心,就避开了后头省悟过来忙着追赶的官兵。
正在曹元宁与官兵玩捉迷藏的时候,驿站里江成杰正一人坐在案前喝着闷酒。
三碗黄酒下肚,江成杰就不由哀叹自己命运坎坷:想我江成杰可是将门之后,自小便文韬武略样样精通,本想投身于朱温帐下混得功名好光宗耀祖,谁料世事多变……自己在战场上厮杀数月好不容易晋升为十将(统兵百人的武将),在一场与晋军的战斗中指挥使(统兵五百人的武将)却被乱箭射杀。
朱温制军有一恶法:凡将校有战没者,所部兵悉斩之。
亦即指挥使战死,其所部五百兵将无论胜负伤残尽皆斩首,是谓之拔队斩。
应该说这规定有其一定的积极作用。可以想像,在这规定下,当兵的在战场必定拼死保护自己的上级长官……上级长官若是战死,整队人都得跟着斩首,也就是长官的性命比自己的性命还重要。于是兵士个个奋勇当先,长官号令也无人敢不从。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这规定有积极的一面其副作用也不小……试想,万一要是长官在战场上战死了,那么其部下就得思量一番:长官已死,我等反正回去都要挨上一刀,倒不如逃了或是降了还有一线生机。于是临阵倒戈或是溃逃者不计其数。
江成杰便是此法的一名受害者,他身手不可谓不出色,作战也不可谓不英勇。但正如他所哀叹的缺了点运势,正当其前途在望时上级长官却战死了,于是整支队伍一哄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