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七十九章 于老回国(3 / 5)

祖师爷,就和拜师行叩拜礼一样,现在虽然武术没落了,但真正的拜师和收徒,这规矩是不能破的,该跪的时候你必须得下跪。

李焕风之所以一开始没搀,主要是基于自己掌门人的身份,而这也是为什么李老没去大门口迎接的原因。按理说连二门都不能出来接,不过虽让于老的年龄比他大。是师兄呢,所以还是在二门那里恭候了。

另外这么多年香港形意门中的弟子第一次回到内地,无论当初出走的原因是什么,毕竟这么多年没见了,所以李老到了二门。

师兄弟两个人抱头痛哭了一番,然后几位师弟在旁边劝着来到了正厅坐下,俩老头儿始终就没松开手。

“师兄,你离开大陆的时候才11岁。我当时8岁,没想到这一晃一甲子的时间都过去了,岁月不饶人,你我都是由垂髫少年变为现在的满头白发了,恍惚间就好像在昨天一样”

“是啊师弟,当年我记得走的时候你紧紧拉着我的手不撒开,最后我们约好五年再见。谁知这一别就是六十来年呢”

两个老头儿絮絮叨叨的说着当年的,别人包括四位师叔都在旁边静静的停听,看着当代形意门中年龄最大、身份最高、辈分最大的这两位老头儿,此刻没有了身份、地位,就是两个世俗中的老者在聊天。

聊着聊着,忽然两位老爷子轻声唱了起来。

“四十年来的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何时罢干戈;一旦沦为胡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尤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语调低沉,词曲古朴,悲情如斯。

刚刚大家还缅怀在这种古调中,忽然曲风一变

“乘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词曲由悲情到悲愤,转换间是如此的流畅,仿佛两老曾经做过排练似的。

唱完后仿佛长处了口气,李老拉着于老的手对大家说,“这两首歌是解放前流传很广的,我们俩小时候很喜欢听,所以到现在还始终没有忘怀。”

过了好久,两个老头儿才停下,摆上酒席开怀畅饮,不过桌上也仅是六位老者,其他人均在偏房中招待,等上了桌才发现,原来不知什么时候,心雨也来了,估计是师父的意思,让过来配新月、新然的。

这场酒席一直吃到了晚上,然后撤换下来新的菜肴继续边喝边聊。

晚上都住在了李焕风的别墅里,两个老头儿秉烛夜谈一直到深夜。

第二天,带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