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十八章:杨府大宴(2 / 4)

神一想,恍然记起,说道:“却是伯至小友,同坐同坐”杨赐却说:“此番前来,却不是因伯至之诗句,乃是伯至之书法。”急忙叫蔡邕找来笔墨,就要陈林献上书法,蔡邕更是不解了,蔡邕乃是当世一绝,杨赐竟然让这位看起来不错的小友在面前书作,丢了面子如何是好。

陈林哭笑不得的看着杨赐,以“陈体”法写了一段字,杨赐蔡邕二人齐过来看,杨赐倒是见过一会,蔡邕可是第一次瞧见,表情如杨赐第一次见到一般,杨赐只在旁边呵呵直乐。待到蔡邕回过神来,杨赐献宝似地又将陈林跟他说的话重复一遍给蔡邕,又惹来蔡邕的一阵赞叹,这次蔡邕看陈林的眼神又多了几丝赞赏,杨赐更是昂首挺胸,傲气十足,仿佛是自己写的一样。

陈林与蔡邕杨赐两位当世名士攀谈,显得平稳大气,毫不失礼,偶尔还有一两句独特见解,三人相谈融洽,甚欢。蔡邕看了看陈林,又看了看杨赐,说:“恰是巧了,我三人表字皆是‘伯’字,哈哈哈哈”陈林一听,与杨赐呵呵呵直笑。

蔡邕又说:“伯至年轻博学,出口成章,还以及冠之年创出这字体,伯献何不收为弟子。”说完满眼期待的望着杨赐,巴不得杨赐拒绝,自己就要抢弟子了,杨赐哪里会不晓得蔡邕的打算,一脸微笑的看着陈林。

陈林一瞧,岂有不明白,又岂能放过这么好的机会,急忙对杨赐跪下:“学生拜见老师。”杨赐见陈林懂事,又收得如此弟子,开心不已,蔡邕忙是道喜。

杨赐对蔡邕说:“伯喈,此次收得伯至为弟子,我心欢喜,巧之不日便是老夫六十大寿,伯喈可要送上好字画为礼,不然休得进门。”说完呵呵大笑,蔡邕急道:“汝这不知羞。”也哈哈大笑,两当世大儒竟耍起老顽皮,陈林在一旁看得哭笑不得。

陈林拜杨赐为师,这杨赐大寿肯定是要去的,陈林回到陈府琢磨着该以何为寿礼,蔡大家书法一绝,杨赐点明要蔡邕的墨宝,陈林可没这能耐,那怕是以“陈体”字也不行,字体是好,可书法不好啊。

大寿的前一天陈林就去到杨府,陈林是弟子,不能连杨府的人都不认得。陈林终于见到了杨赐之子,京兆尹杨彪杨文先,急忙拜见。杨彪听说父亲收了弟子,便是眼前之人,见陈林仪表不俗,也是心中欢喜。

第二日陈林却是比一般贺寿的人早到杨府,在书房内陪着杨赐,杨彪也在。杨彪说:“伯至,不知汝给父亲做了何为礼啊?”杨赐也是一脸期待,陈林却慢悠悠的拿出一副蜀锦卷子,杨赐忙问:“这是何?”

“乃是弟子作的一首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