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的开展与货币的兑换,从燕京扩展到北直隶,跟着又从南京发展到南直隶。大明朝一向以两京为轴心,这两处发展起来了,其他的地方,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一级分行拥有造币的权利,全国十三省很快就全面开展起来,这一次大的改革,对于大明朝的发展,无疑是进步了。这个世上,只要有利益,就会滋生贪腐,可是这一次,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上下官员,竟然没有一个敢把伸到银行业里,简直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是呀,有一句话叫做上梁不正下梁歪,现在上梁端端正正,下面的哪个还敢歪。谁都知道,岳行长不是吃素的,这件事由他亲自主持,你要是敢把手伸进去,就要了你的脑袋。
当然,在选择一级分行行长的时候,岳大人也是把眼睛擦的雪亮,几乎是把应选官员的底细查了个底朝天。比如说湖广一级分行的行长,岳肃委任的官员叫作史可法。
史可法是地地道道的东林党人,顺天府人,崇景元年的进士,最早在长安做推官,官声极好,在剿匪时期也多次立功,在岳肃入川的时候,曾在汉中会面,后来安抚百姓,也立下不少功劳,被岳肃保举为兵部郎中。这一回,岳肃开展银行业,知道史可法为人刚正,绝对不会舞弊,也就忽略了他东林党人的身份,由他主持湖广分行。
史可法到任之后,做的也很好,没有出一点差池,兢兢业业,没有因为自己的背景,去给岳肃添乱。
亲信之中,有能力的必须要提拔,没能力的,虽说也要提拔,但不能委以重任,以免惹出是非。不是亲信的,只有你有能力,岳大人绝对不会埋没你。但也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你得是清官。当然,岳大人不会忘记杨奕山,南京分行直接就交给他兼管了。
一年半下来,朝廷一共兑换了将近十亿两白银,这个数字,也说明老百姓认可了这种货币,开始流通使用。尤其是在江南,货币兑换的最短,从这里也能够看出江南的富庶。造币的利润是很高了,能占据二成七八,十亿两白银,这算下来,朝廷起码收入了两千七千万两白银。
看到这个数字,张嫣傻了眼,户部的官员也傻了眼,这么多银子啊,朝廷发了,有钱了。张嫣除了傻眼之外,就剩下傻笑了,可以说,几乎每天都笑的合不拢嘴。她最早出资了八百万两银子,内宫的全部家当,可是现在,已经净赚三千多万两。皇家从来没有这么富裕过,从太祖开国到今天,这是内府银子最多的时期。后世的史书,应该也会将自己的功劳记上吧,后世的子孙也应该能够看到,是自己让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