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非常时期当用非常之法。只要渡过难关,曰后北方恢复耕种,一切都会好起来,即便让他们贩卖,粮价也照样是稳定的。几十年后,还不知大明朝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先保住眼前的江山才是真格的。
张嫣点了点头,说道:“可以,一切就交给爱卿了。”
“臣一定竭尽所能,不辜负皇上和太后的期望。只是,这七家的人选,还请太后帮忙斟酌。”岳肃说道。
“爱卿自己看着办就行,哀家相信爱卿。”张嫣语气温和地说道。
“太后,人选方面,牵扯到宗室皇亲,臣哪里敢一人做主。”岳肃诚恳地说道。
“怎么选择商人还跟宗室皇亲有关系呀?”张嫣不解地问道。
“回太后的话,自太祖开国以来,宗室亲王、郡王已然过百,再加上世袭的勋贵,可占天下土地半数以上,普通商人,哪怕有圣旨在手,又哪敢到他们的府上征收粮食。所以臣以为,当从宗室里面与勋贵之中,选出代表,奉旨向其他藩王与勋贵收购粮食。”岳肃淡淡地说道。
岳肃这话可一点不假,明朝的土地,现在大多都在宗室、勋贵和地主的手中,普通百姓手里的土地,能占天下的十分之一也就不错了。要说粮食,这年头谁有这些王爷和勋贵多。岳肃把话说到这,张嫣也就明白,岳肃现在又把主意打到宗室和勋贵的身上。但想了想,确实也是这样。“卿家,你说的不错,土地大多都在他们手中,粮食当然也是他们的多,只要他们肯把粮食拿出来,按官价贩卖,想来一切都能迎刃而解。可要从他们手里收粮,可不容易呀。”
“正是因为不容易,才不能朝廷直接出面,这样会引起所有宗室的不满。朝廷只有扶持一两位藩王,由他们出面,带着皇上的旨意,前去收粮,这样的效果,才能好一点。”岳肃说道。
张嫣咬了咬牙,说道:“危急时期,也只能用非常之法。岳卿,你说派哪位藩王负责此事比较好呢?勋贵之中,你又打算选谁呢?”
“太后,勋贵中的人选,其实比较容易选,英国公张家完全可以胜任。其他勋贵,哪怕心有不服,估计也不敢说什么。至于说藩王么,那就不太容易了,必须要选声望最隆的。但藩王不得擅离封地,在沟通方面,也会有一定的麻烦。”岳肃说道。
“嗯……确实如此……”张嫣点了点头,为难地说道:“那……暂时不从宗室那里选择,也不从宗室那里征粮,爱卿以为如何?”
“现在大明朝,宗室的土地最多,自然粮食也就最多,如果不从他们那里征粮,能否救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