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肃派人出城也就一番追杀,区区两千人,就把几十万流寇大军搞的是四散奔逃。这也就是叛匪人数实在太多,官军人数实在太少,否则的话,估计整个叛匪大军,都得给杀散了。
见时候不早,官军收兵回城。再看城外的叛匪,跟在后面的老弱妇孺,不是朝不同方向逃窜,就是坐到地上,原地休息。流寇里面,有实在没有生计,才无奈入伙的,也有是被裹挟的。裹挟的人众,多是川人,他们趁此时机,那是掉头就逃,你不管我,我也不管你。那些无奈入伙的,其实现在也很无奈,不知道是跟着追上去,还是散了。跟着追上去,肯定是有危险的,可不追上去,以后吃什么呀,这里远离家园,可如何是好呀。
成都城外,流民到处乱窜,十多万人,向来时的方向逃去。这帮人,都是被裹挟的百姓,好不容易有个机会,还是赶紧走吧,别在这里遭罪。可是回家,吃什么呀?大冬天的,家里的粮食都被流寇抢了,这才无奈沦为流寇,现在一无所有,可怎么办呀?哪怕是种地,也得熬过这个冬天呀。
岳肃站在城头,望着城下四散的流民,他几次想下令,将城池打开,却都忍了下来。这个时候,不是仁慈的时候,这么多流民进城,城内必然大乱,而且城门也会失去控制,一旦主力流寇去而复返,成都必失。
我理解你们,很多人都不远成为流寇,都想着留在家园,但你们是被逼无奈,没有办法。可本督现在救不了你们,本督也是人,不是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生死有命,看你们自己的造化吧。如果本督在剿灭流寇之后,你们还能活着,那本督一定想办法,尽量不让你们死去。当年黄河遭灾,十几万人流离失所,本督还不是把他们都救活了,只要给本督时间,本督一定也能把你们救活,让你们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
岳肃最后咬了咬牙,没有开城放流民入城,他不知道这么做是对是错,但这么做,无疑是最为稳妥的。毕竟流寇还没有被彻底打败。
流民没有吃的,没有喝的,顶着冬天,四处逃难。这是谁之过?起义,均田免粮,哪怕真的让你成功了,你会做到吗?这不过是,那些野心家的一句口号罢了,骗的只是愚民。大明朝的税赋,已经够低了,放眼中国历史,没有一个朝代的税赋,比大明朝低。
王嘉胤率领流寇,杀往简阳县。流寇的人数实在太多,经过撤退时的追杀,也没有动摇根本。这么多人,行军赶到简阳,不是一天就能到的,再加上被冲杀一阵,连做饭的功夫都没有,等到官兵撤退,才坐在冰冷的地上,喘了口气,埋锅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