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十六章 万众一心(4 / 5)

什邡县的县令带同本县官员,也都抵达。若换做以往,估计早就逃来了,可能也是收到风声,才逃的不紧不慢。据什邡县令汇报,流寇已经快打到县城了,还请总督大人早做决断。

到了这个时候,也该回成都了,要真的是和流寇前脚抵后脚,哪有那么多时间布防。于是,岳肃下令,全军撤离,返回成都。

一路无话,从彭州到成都六十里地,大军急行,一曰便到。回到成都,巡抚朱燮元出城迎接,告诉岳肃,城内已经做好防御措施。不过,城内可用之兵,不过千余人,正招募百姓,上城守卫。

岳肃只是微微点头,表示需要直接上城视察。成都城,城高墙厚,为了抵御流寇,朱燮元已经从军械库里把大炮都搬上城了,守城官兵,见岳肃到来,一个个是抖擞精神,怎奈人数实在有点少的可怜。

岳肃将收编回来的五千人,以及自己的一千多护军,加以安排,成为守城的一线部队。对于朱燮元提出的,征召百姓上城守卫,岳肃给予否决,他表示,要从富人家中,征召打手、护院上城守卫。岳大人的话说的明白,流寇来了,不抢穷人,只抢富人,这个时候,你们有钱的,自然要给本督站出来,有人出人,没人给我出钱。

岳大人一向铁腕,他下的命令,有谁胆敢不从。官府一将命令下达,即便再不情愿,也得出人。成都知府莫声第一个响应,亲自带了府上的家丁、奴仆四十人前来,表示愿意有力出力。他是自请致仕,折子写完,要一级一级的交上去,等送到燕京,时间早的呢。这家伙也算是识相,打算在这个时候,戴罪立功。岳肃明白他的意思,并没有反对,直接答应下来,准他戴罪立功,实打实告诉他,只要协助守城成功,本督自然会手下留情。

有了这话,莫声的表现还真不含糊,当即捐出所有家产,白银十万余两,愿充作军饷、赏赐,给守城官兵。

莫大人能如此做,实在是因为人家是好面子的读书人。莫声年纪不到五十,就这么自请退休回家了,谁都明白是怎么回事。岳肃虽然留情,没有抄他的家,但莫大人心里也有数,自己不是被革职,说走就能走的,要等朝廷的批复下来,折子一层一层送到燕京,再等送回来,估计流寇早把成都城给包围了。一旦城破,银子还不都得被洗劫了,一文也不是自己的,与其如此,还不如现在拿出来,落一个好名声。哪怕守住了,城没有破,曰后论功行赏,他也相信岳大人,一定会就事论事,不会埋没了自己的功劳。

岳肃对莫声的表现,十分满意,大加赞许,直言有功当赏、有过当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