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虽然不是很大,但那年头道路不是很好走,又没有什么便利的交通工具,所以前来增援的荷兰人,也不是说到就到的。
岳肃的大军,在后天早上,抵达鸡笼港,西班牙人自然不会自不量力地派那几艘战船出来与岳肃海战,毕竟也就五百人,要是登船海战,被打败之后,也就不用再打了。
鸡笼港建有炮台,西班牙人妄图用火炮阻拦岳肃的船队。炮台上火炮的距离,射程都比较远,即便不能真的阻止朝廷大军,多少也能消灭点有生力量吧。
但岳肃连这个机会也不给对手,他命令八艘大海船靠过去,弧形排开,用火炮朝岸上射击。英吉利人的火炮,射程还是够用的,挨上一炮两炮也不能怎么样。经过两刻钟的炮战,岸上的西班牙人被打的是抱头鼠窜,仓皇而逃。
炮台失守,岳肃的战船蜂拥登陆,在岸上扎稳脚跟,战船再往返澎湖,运输士兵。两天之后,明军主力全部在鸡笼港集结,岳肃令毛有见、金蝉为后合,率军三千看守战船。其余兵马,向前开拔,朝圣救主城进发。
圣救主城是典型的西方城堡建设,也是相当的坚固,旁边修有炮台,属重炮守御,可谓是易守难攻。不过对岳大人来说,陆战远比海战要简单的多,二十几倍的优势兵力,你有炮,我也有炮,谁怕谁呀。
岳肃下令将火炮展开,这些火炮都是从英吉利战船上搬下来的,专门用作这次攻城。大炮摆开的时候,少不得要受到对方炮火的干扰,但岳肃这边贵在人多,冒着伤亡的危险,最后还是在射程范围内,摆好大炮。而主力大军,却没有进入对方的射程之内,只叫两千人分散站队,徘徊在前。
火炮摆开,岳肃下令开打。官兵这边的火炮,也是西班牙人的几倍,双方这一对攻,西班牙人又吃不消了。在岳肃这边火炮的干扰下,西班牙人的炮台先后被打的乱七八糟,无法再行施射。看到局势差不多了,官兵才向前冲锋。
不过他们冲锋也不是盲目的冲,毕竟对方的火枪还是蛮犀利的,冲锋时,都是举着盾牌。这年头的火枪,跟后期的火枪相比,威力差远了,五六十步之内,或许才能射穿盾牌,要是离得远,火枪根本无效。
等到了五十步的距离,你还能再放几枪,不等两轮弹丸射下来,官兵也冲到城堡下面了。云梯往上一搭,士兵蜂拥而上,下面弓箭手、火枪手进行掩护,敌军人少,实在是不够看的。
眼瞧着大势已去,哈劳节只能下令撤退,放弃圣救主城,朝淡水城逃窜。官兵岂能让他们轻易走掉,一路追杀,消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