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七十五章 五省总督(3 / 4)

西三门各有一万兵马驻扎,只需防备叛匪逃窜,待机而动,自己亲率四万人马,在北门扎营,修建攻事。

要想打仗少死人,配备的攻事必须要强大,岳肃从燕京带来红衣大炮,以及箭楼冲车,山西这边的箭楼、大炮也都运来,只是口径要比红衣大炮小上一些。

三十余门大炮先行摆好位置,箭楼箭楼在后,兵马排在最后。安排妥当,岳肃下令开炮,叛匪哪里见识过这个,“轰隆隆”一顿大炮,就将守在城上的叛匪轰的是七荤八素。

一个个大铁球将城墙砸的砖瓦乱飞,即使在垛口在藏着,也有被砸死的可能。三十四门大炮各发四炮,这就是一百多炮,待到炮声停歇,再往城上观望,连个露头的都没有。

岳大人并没有立刻趁机攻城,而是将箭楼推上去,在能够到城墙的位置停下,向上射箭。

这又是大炮,又是弓箭,守在城上的叛匪是毫无抗衡之力,尤其是这红衣大炮,纯荷兰进口,威力惊人,几炮下去,将潞安城墙都快撕裂了。

大炮在那个时候,两分钟能发射一炮,已经是质量上乘,对付骑兵,有些白扯,可在守城和攻城的时候,就能体现出威力。再加上现在,敌寡我众,叛匪窝在里面都不敢出门,大炮的威力更是展露无遗。

经过一个时辰的炮击和箭楼射杀,城墙已经被打出两个缺口,城墙之上,除了尸体,再一个活口也没有。这么危险的地方,除了死人,谁还敢留在。

见时机成熟,岳肃下令攻城,平地交锋,四万对五千,简直就不用打。别看官军的战斗力不强,但叛匪之中,也不过少部分是骨干,其余的都是百姓,战斗力自然也强不到哪去。

城中巷战半曰,叛匪基本全被肃清,当然,也有一些逃到民宅和投降的。

岳肃张榜安民,让城内百姓举报揭发,只要交出叛匪,皆有赏赐,如敢包庇,按通匪罪论处,杀无赦。

对于投降的叛匪,岳肃也没有使用怀柔政策,管你是不是寻常百姓,但凡随同叛匪作乱,一概坑杀!

他可不管什么杀降不祥,当初在铜仁当知府时,已经杀了不少投降的叛匪,还差你们这些。治乱世当用重典,要是今天不杀,别的地方,附逆的百姓,必然心存侥幸,先行和官军抗衡,见抵挡不住,便行投降。天下间,哪有那么多好事,在别人面前或许行得通,在岳大人面前,那是休想。

拿下潞安,岳肃休整三曰,兵马开往平阳府,平阳的叛匪,早在岳肃大军拿下潞安的第三天,闻风而逃。‘岳剃头’太狠了,投降都得坑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