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争论不休,到了最后,连朱木匠都不耐烦了,干脆直截了当的下旨,命高第总督山东,率兵三万,明曰点兵出征。
*******************************************************听完厉浩然的讲述,岳肃的鼻子差点没气歪了,怎么能这样,这不是误国误民么。岳肃马上吩咐备轿,入宫面圣。
一到紫禁城,递了牌子,皇门监立刻进宫禀报,很快出来传信,说皇上有请。岳肃在太监的指引下,来到养心殿,未等进门,直接跪地请安,“罪臣岳肃,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由校今天的情绪明显不是很好,并没有向以往那样,跑过去搀扶,只是停下手,说道:“爱卿免礼,进来说话。”
“多谢陛下。”岳肃站起身来,走进殿内,来到距朱木匠还有五步远的距离时,再次跪倒在地,“陛下,山东之事,微臣已然听闻,现特来请罪。”
“起来吧。”朱木匠沉重地说道:“此事与你无干,教匪图谋已久,即便是没有这事,也会作乱。”
“多谢皇上为臣辩白,臣愧不敢当。山东之乱,本不该如此严重,皆是臣一时失察,方酿此巨患。此事因臣而起,臣愿一力承担,负责扫平叛匪,为陛下分忧。”岳肃跪在地上,并没起来,只是语重心长地说道。
一听岳肃如此说,朱木匠的眼睛一亮,说道:“卿家有平敌之策?”
“山东教匪虽然一时猖獗,但不过是乌合之众,倘遣良将前往,定可一举荡平。今曰臣听闻,朝会之上,皇上下旨,请兵部尚书高第前往,总督山东。臣以为,临阵指挥,高第毫无经验,此次剿匪,倘临阵指挥失当,造成兵败,则匪患更盛,一时难以收拾。且山东距直隶较近,教匪若趁得胜之机,直扑京师,那可如何是好?”岳肃仍是跪着说道。
“爱卿快快起来。”朱木匠终于上前几步,将岳肃拉了起来,在皇上说了声“多谢万岁”之后,才说道:“今曰朝会之上,方从哲等人极力保举高第,高第连连推脱,朝廷也是实在无人可用,朕才迫不得已遣他前往。说实在的,朕倒是有心让孙老师回来,前往山东剿匪,可时间仓促,来不及呀。朕也想到爱卿,卿曾在贵州平乱,临阵颇有军功,只是身体欠安,唉……”
说到最后,朱木匠摇了摇头。
“陛下,臣想保举一人,若此人前往山东,定能剿灭教匪,平息战乱,为君分忧。倘其战败,臣愿纳上身家姓命。”岳肃见时机成熟,立刻中肯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