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四十五章 太子少保(4 / 5)

的耳中,魏公公竟得意的放声大笑起来,“做得好!东林覆灭不远矣!”

*******************************************************金秋时节,既是收获的时节,也是欢庆的时候。洛阳城每到这个季节,就会举行一个盛大庆典,名曰龙门会。洛阳共有两大庆典,末春的时候是牡丹会,初秋的时候便是这龙门会,寓意为鲤鱼跃龙门。

讨了这个彩头,自然少不得名流学子欢聚一堂。洛阳共有两大书院,一曰东明书院,二曰龙门书院。这两个书院,每到龙门会的时候,就要比上一比,斗上一斗,来一个以文会友。

文人比试,虽然不用舞刀弄剑,生死相搏,但是事关名誉,也少不得唇枪舌剑,有时那势头,都不弱于战场厮杀。之所以如此激烈,原因有三:第一,文人都有风骨,尤其是还未踏入仕途的文人,都是孤芳自赏,恃才傲物,看似谦逊,其实背地里谁也不服谁;第二,来此观礼的,不少是洛阳城内有头有脸的人物,高官显贵、士子名流都在其内,世家子弟、名门千金自然也少不了。一旦自己独占鳌头,或表现的风度翩翩,就有可能被哪家权贵看上,不管是招做女婿,还是收于门下,起码少奋斗个十几年,这可是一条捷径;第三,凡是获胜的书院,都会收到地方士绅的捐助,通常是白银三千两,一半会作为参赛学子的奖金。穷学子大有人在,即便不能巴结到名门,获胜之后,得些分润也是好的。

龙门书院的名头看似响亮,其实每年都敌不过东明书院。别看东明书院成立的年头没有龙门书院早,但它却找到了一个靠山,那就是东林书院。东明书院一向与东林书院遥相呼应,彼此的院士,也互相讲学,最为要紧的是,现在朝中东林党掌权,东林书院在江南,北方学子想去投奔,也没啥机会,所以便慕名加入了东明书院。

这一年的龙门会,要比往年隆重的多,因为东明书院来了一位赫赫有名的讲学先生,这位仁兄不是别人,正是被逼下野的礼部尚书孙慎行。老家伙致仕之后,在家闲不住,也走起东林党创始人顾宪成的路子,出外讲学。

这等文人盛会,每年都有知府亲自主持,还要请上一些河南地界上有头有脸的人物,布政使、按察使是年年都要请的,现在又来了河南巡抚,照理说,更是要请的人物,只是这位巡抚岳大人实在不受待见,广大河南官员皆是敬而远之,他不来洛阳,大家就烧高香了,怎还能主动去请呀。

不过不请,确实是说不过去,不说别的,河南巡抚是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