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三十四章 烽烟四起(2 / 4)

批准斩刑,只是还要上报刑部,需等到叛乱平息之后。

厉浩然、厉浩荃兄弟俩,本事还真不错,一场大战下来,都未丧命。岳肃代为求情,李枟也准了,念二人杀敌有功,无罪释放。

公务办妥,李枟留岳肃用饭,算是接风。住了一夜,清晨起来,岳肃打算辞行,返回铜仁,然而却晚了,早上一醒,就听士卒禀报,安彦邦的大军已经兵临城下。

随同李枟站在城头之上,只见城下是旌旗飘展、人喊马嘶,密密麻麻的叛军将贵阳城围的是水泄不通。不用去数,光看阵势,也能瞧出兵马不下于十五万。

“秉严,现在你想走恐怕也走不了了。”李枟笑眯眯地说道。

秉严是岳肃的字,在明代,关系不错的朋友之间,才称呼对方的字。岳肃和李枟仅仅是初会,没想到李枟就开始称呼他的字了。这既是对岳肃能力的肯定,也是对他品行的一种肯定。

岳肃也是一笑,说道:“既然走不了,那下官就不走了,留在这里,助大人守城。”

李枟字长孺,不过岳肃可没资格去称呼人家的字,上下级关系在这里摆着,关系也实在没近到那个地步。

李枟似乎就是等岳肃的这句话,笑道:“你的官声我已听说,昨曰那一战的表现,我也知晓,很不错。既然你愿意助我守城,我是求之不得。秉严啊,城内能担重任的人不多,这北门由我亲自来守,西门交给了张彦芳,南门交给了这里的守备胡天垂,东门嘛,我打算交给你。你可有把握胜任。”

岳肃一拱手,说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叛军若想攻破北城,也要从我的尸体上踏过去。”他没想到李枟会交托如此重任,虽说自己没有多少把握,但到这个时候,也绝不能退缩。他明白,如果城内真的有将才,李枟也不会自请守本门,更不会将东门交给他这个文官。为了城内的数十万百姓,他也义不容辞。

“很好,老夫没有看错人。我这就调拨你二百火铳、四门火炮,随你一同前来的人马也归你指挥,东门就交给你了。”李枟说完,拍了拍岳肃的肩膀。

贵阳城内的兵马主要是由张彦芳的败军,巡抚行辕的兵马,以及守备衙门军队组成。其数量也不少,能有万八千人。李枟先后调拨,各门守将先后就位,岳肃也带着人马赶到东门,交接了防务,亲自坐镇城楼。

且说安邦彦在北门下列开阵势之后,一见城头上的大旗,写的是巡抚李枟的名号,不由得大喜。他欺李枟是科举出身,没见过战阵,立即派兵攻城。

不料李枟可没有他想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