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她看见,恐她在外面混说,漏了风声,因此想出主意,用耳屎将她药哑。所言全部属实,大人降罪就是。”
“让她画供!”
行文书办将写好的笔录拿给周氏,等到周氏画押之后,岳肃当时宣判,“周氏谋杀亲夫,罪大恶极,按照大明律例,处以凌迟。洪轩与周氏通歼,虽未同谋害死毕虎,但命案终因他而起,通歼已是铁案,且知情不举,罪大恶极,本该处以死刑。念他当堂供认不讳,本官又有言在先,予以从轻发落,故刺配辽东充军。”
****************************************************
审清此案,整个阳朔县是议论纷纷,岳肃的名气不胫而走,闲谈巷议,都说岳肃是古今罕见,堪比包龙图、海青天的好官。不论什么样的疑难案件,到了他这里,都能被审个水落石出。
当时的社会,没有什么新闻媒体,个人的名气,通常都是百姓往来传播。传到后来,难免夸张其辞,把岳肃说成什么曰审阳,夜断阴,和包青天一样的官吏。
广西距离湖广较近,岳肃的名声也被不少小商贩带到那边。这一曰,有两个行脚商人在武昌城外的一间客栈里,高谈阔论,聊着聊着,就说到岳肃的头上。那是将岳肃夸的是天上有地下无,引来不少听众。说来也巧,这家客栈就是岳肃邂逅李琼盈,和结识金蝉、铁虬的那家。
二人议论岳肃,听众里自然有些插嘴打听的,问一些岳肃是哪里人,是什么功名之类的问题。
店里的小二一向是最喜欢凑这种热闹的,当听到岳肃,精神头马上来了,不等两个商人回答,就摆出一副万事通的样子,夸夸其谈起来。“你们说的这位岳肃岳大老爷,我可是见过的,他当初还住在我们客栈。那个时候,他刚刚高中解元,进城谢师。你们是不知道啊,岳大老爷不禁文章写的好,还擅长木工,他做的桌椅的款式,我见都没见过。”
在商人旁边的那张桌子上,坐着一个中年文士,文士身边还有两个随从。这中年文士姓徐名绍吉,原是江南道御史,因明年是京察年,自己又是楚党,故被升任吏科给事中,协助署理京察大计。为何在这个时候升他的官,其实很简单,当时的吏部尚书郑继之也是楚党。他这次来武昌,一是顺道路过,二是看一位老朋友——李文彰。
徐绍吉这人,你说他正直,这年头官场上哪有什么正直的主,大家都是结党营私、党同伐异。说他不正直,也有些不尽然,当御史的时候,也算是个敢直谏的铮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