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郭彦郭子峰,这位是沈雨桐,我们三人对卫公子却是闻名已久。”他挨个指着胡须稀疏的半百老者,中年人说道。
卫樵一一点头,淡笑的喊着大人。
“卫公子最近可有新作?”问话的是郭彦郭子峰。
卫樵放下茶杯,笑着点了点头,道:“偶有所得,还请三位大人指教。”
说完,他犹豫一下,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三人一听,便神态各异的琢磨起来。
刘春雨身体笔直,眼神闪动,许久,满脸赞叹的开口道:“卫公子这首诗清新雅致,一副幽静山林豁然呈现,好诗,好诗!”
郭子峰手里捏着稀疏的胡须,微微摇头,睁开眼,道:“山水闲情犹如在心间流淌,一股清凉之意,遍布全身。乃上佳,上上佳之作。”
沈雨桐哭笑不得,如果不是知道两人看到了李阁老的名帖,还以为两人是要棒杀卫樵呢。
“卫公子这首诗的确难得,颇为,颇为传神。”沈雨桐却是说不出那么露骨的话来。
卫樵连忙谦虚几句,淡然微笑。
“大人,金陵府尹邵易到了。”几人正说着,外面的衙役忽然在外面报道。
沈雨桐一听,连忙道:“请邵大人进来。”
郭子峰摸着胡须,对卫樵道:“卫公子不必担忧,当初令尊向阳山捐献白银三万两,活人无数,功德圆满。他现已故去,我们自然是不能亏待其后人的。”
卫樵也知道老爹身前行善无数,可是他完全不知道阳山是哪里?
“呵呵,郭兄便是阳山人。”沈雨桐立即开口笑道。
卫樵心里撇嘴,面上连连称不敢不敢。
刘春雨身体挺直,看了眼郭子峰,道:“卫公子一身才学举世罕见,老朽正想为公子举荐一封,不知公子可有想法?”
郭子峰心里暗道一声‘失策’,连忙道:“不错,卫公子得李公培养,我等一定要举荐才行。”
这回卫樵明白了,刚才见两人端坐不动,还以为他们没看到,感情全看到了。
沈雨桐年纪还轻,不太明白这些在这里坐了大半辈子的前辈心里所想,听着门口的脚步声,连忙道“邵大人就要来了,咱们公事公办。”
刘春雨抢先道“是极,公事公办。”
郭子峰也不甘落后,接着道:“不错。”
邵易一进门,果然见一年轻人端坐于桌前,便心里明了,但是让他疑惑的是,其他三人,好似围着他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