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五百七十七章 潜伏者 下(3 / 6)

方式,像一种毒瘤,从汪伪政权中迅速地向社会间扩散。诚所谓的“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虽然不似承平曰,犹自笙歌彻晓闻”!

这个阶段,南京秦淮河两岸,达官贵人们呈现出来的一种醉生梦死的生活方式,令人冱寒地联想起,从前那些被强盗蹂躏过后的玉人们,脸上写着的一种破碎残缺的凄婉神色,确实令人触目惊心!

当年,有一位叫陈存仁的上海名中医,常年出入于上海滩的一些高堂广厦人家,便见过了一点从前上海滩上的七情六欲的阶柳庭花之事。他后来写过一本《上海版抗战史话》,讲的就是烽火连三月的抗战时期,某些滞留在沦陷区淘金的人们,放浪形骸的故事。

陈存仁讲:上海沦陷之后,有一位留德学成的西医丁惠康,却故意选在这个时候回到了上海。他在法租界的高级住宅区霞飞路,开办了一所为达官新贵们服务的疗养院,一时贵客盈门。

丁惠康的回国,原本就志在发战争财的。这个人的目光颇为歹毒,他看中了大战期间国外的物资一时不易进来,又利用外国人急于脱货回国的心理,低价将礼和洋行的柯达胶片,以及德国拜耳药厂的西药全部吃进。丁惠康一转手,即获得极大的利润,从而跻身于上海滩新崛起的富豪榜之中。

发了财的丁惠康便不再把兴趣集中于自己的疗养院中。其时,有一位从唐山过来的公子哥儿叫唐竹生,据说唐山附近有一大半的煤矿都是他家的产业。此人经常到霞飞路的疗养院找丁惠康,且每次都携带一个跟上次绝然不同的美丽女郎。原来,这时节,丁惠康与唐竹生的共同爱好便是女色。那些丰神迥异的不同女郎,是唐竹生从风月场上淘来的野花。唐竹生在一种“海棠枝上莺声急”的情动红潮之后,便常常要把自己淘得的货色带来给丁惠康鉴宝。

所谓的“鉴宝”,这是丁、唐二位久惯风月的轻薄之徒间的约定暗语。丁、唐二人携手将上海滩上春风骀荡的风月场所逛了一个遍。

后来,丁、唐二位便嫌上海滩上那些“柳絮池塘淡淡风”的勾栏场所不够刺激。

丁、唐均是摄影圈的发烧友。于是,两人便生发了一个荒唐的念头,为何不把被他们哄上床了的女人隐私部位,来一个猛辣的“特写”拍照呢?如果再装订成画册,还可以作为一种收藏品保存。这样的“鉴宝”过程,才充满了新鲜的刺激呢!

有关这个话题,后来,陈存仁在《上海版抗战史话》中,津津有味地说:

周炼霞《仕女,镜心》,她的仕女画堪称一绝“三天之后,丁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