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三十二章 烈士英名垂千古 二(2 / 4)

圣天子 九霄问道 2704 字 2021-06-18

,人一到了老年,就容易伤春悲秋,也更加容易回忆往事。

因此在这个临近年关的冬曰里,在这寂静冷清的灵堂中,一向威仪过人的后唐开国皇帝竟然是眼眶微红,感情真切的悼念起了自己的挚友、战友、忠臣,甚至,是半个长辈,半个父亲!

周德彦比李存勖年长了十岁,而且极为严肃威严,同晋王李克用的气质极为相似。

李存勖小的时候对自己的父亲李克用可以说是敬畏和崇拜两种感情交杂混一,可谓十分复杂。

然而在李存勖三十岁的时候,他的父亲李克用病死了。

而这个时候,四十多岁的周德彦作为李存勖身边最可靠的亲信大将和帅才,可以说是在某种程度了弥补了父亲死亡对李存勖的打击。

这也是为何当李存勖耽于享乐之后,为什么对于直言劝谏的周德彦并没有贬斥或者处罚,而仅仅是躲起来不见面。

就仿佛不听话而又犯下了大错的孩子在遇到了盛怒中想要教育自己的父亲时的第一反应就是躲起来一般。

然而继十八年前父亲的逝世,这位值得尊敬、让人敬畏的老人——赵国公周德彦,大唐枢密使,终于也离他而去了。

“瑾瑜,你父亲已经是年近花甲,我却仍派他为朕征战,最终导致了你父亲的死亡,你对朕可有怨言?”

不知过了多久,李存勖却突然问起了身边一直肃立着的周文博。

“汉伏波将军马援曾有言:‘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吾父每每读史到此处,击节赞叹,感慨不已,常以伏波将军自诩,恨不得老死军伍之中,不愿死于床榻之间!”

周文博带着伤感和敬意,回答了李存勖的这番话。

事实上这一段话绝非是周文博编造的假话,在周文博少年时那模糊的记忆中,自己的父亲那神采飞扬,须发飘飘的父亲确实说过这么一番话,他也确实是为这后唐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

“好!好!好!不愧是老国公,朕有个好臣子,你有个好父亲!”听到了周文博这番话,李存勖也是油然生出了一股豪情来。

“德彦为我大唐江山戎马征战了四十载,最终马革裹尸还,我也不能寒了功臣烈士的心,周文博听旨!”

李存勖一番感慨之后,突然大声说到。

“臣周文博接旨!”听到此处,周文博只能跪在了地上,听候李存勖的口谕。

“赵国公周德彦,天下名将,为我大唐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