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三十六章 有恒产者有恒心 下(1 / 3)

圣天子 九霄问道 2008 字 2021-06-18

自古农民起义,没有一个不打着“均田地”、“减租赋”的称号的,最为著名和成功的要数明末的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一句“闯王来了不纳粮”让李自成麾下将士越战越勇,最终打下了燕京城,成立了大顺政权,若非满清入关,恐怕还真成就了一个新的王朝。

我朝“打土豪分田地”的政策也不是说说而已,单凭这一政策,不知道动员了多少人民,多少百姓,最终将敌人淹没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

诸葛羽话中的意思,显然就是告诉周文博,你既然同意了我将来去江南发展的战略,留着你赵国公府这么多土地又有什么意义呢?不如就把他们分给百姓,借此来招揽士卒,必然能够成功。

周文博沉思良久。

赵国公府的土地,大多是灭亡梁国以后,抄没梁朝皇家的土地,因此位于洛京以南不远,算得上是良田沃土。

赵国公麾下五千亲军也各自得到了不小的封地,加起来也有几万亩,他们的家人不少也从如今的山西境内迁徙过来,聚集在几个村落里。

这土地事关重大,周文博若是无偿把属于赵国公府的土地分给他人,哪怕他身为国公之尊,也无法服众,何况他还不过刚刚继承了国公的爵位,他现在的一举一动不知道有多少在看着呢。

然而,这件事必须去做。

周文博深知乱世中军权的重要姓,哪怕这件事阻力再大,他也要费劲心机去推动,因为只要做成了这件事,就意味着自己牢牢控制住了一支完全忠于自己的军队,尽管现在还只是处于空想中。

周文博最终应下了此事。

诸葛羽家也是世代望族,家中田亩众多,他自然知道自己建议的利害之处,然而当下情势危急,赵国公府等于仓促间失去了所有的力量和支柱,若不能迅速填充起来,那绝对是取死之道,早晚必有横祸。所以必须给人以甜头,才能招来强军,有舍才有得。

他对周文博的果断和担当非常满意。

两人相谈甚欢,诸葛羽也就诸多事宜谈了谈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让周文博受到了不小的启发。

到了天色将晚,周文博本欲留诸葛羽住下,却被婉言拒绝。

诸葛羽既然应下入蜀之事,自然要早作准备,他先要回家禀告族中亲人,准备妥当之后再来赵国公府上。

“我欲委云扬以行军司马或掌书记之职,不知云扬意下如何?”周文博考虑了半天,最终还是将决定权交给了诸葛羽。

掌书记乃是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等地方大员所委任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