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十四章 中山国的阴谋(1 / 4)

"阴谋?",一听到这两个字我就浑身的不舒服,下意识的往四周瞟了几眼,还好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我现在对若兰的的直觉有点草木皆兵了。

"别紧张,我指的是这张图",若兰看见我提高警惕的样子后对我解释到,然后指着墙上说:"你看这是一张什么样的图?"。

眼前的这副图上,简单而密集的线条勾勒出生动又形象的山川河流以及森林峡谷,还画着一座座城池和驿站,山河道路以及城镇村落旁边都标注了文字,不过我却不认识。

"这是一幅地图",我脱口而出,因为这非常明显。

"不错,而且还是一幅军事地图",老孔补充到,我走过去看了下老孔那边的部分,地图上密密麻麻的画着一些箭头,看起来确实比较像是行军打仗的路线和方向,所有的箭头或直达,或迂回,但最终都指向了同一个地方,那是一座圈起来的城池,很是显眼。

其实这也不算很奇怪,可能是当年赵国攻打中山国的时候,中山国人战场失利后,为保大局,在这瓦屋山中重建皇宫大殿,一边抵抗赵国,一边在这里秘密商议军事对策。

也有可能是中山国第二次被灭国之后,中山王率残余国人遁入瓦屋山,暗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成熟后再发起反攻,以图再次复国。

这两种解释都说的通,也还比较合情合理,我有点不明白为什么若兰如此肯定的说这是中山国人的阴谋,因为这种事情在华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是很常见的,当年越国败于吴国后,越王勾践给吴王夫差当了三年马车夫,鞍前马后的服侍吴王夫差,后来越王勾践被赦回国后,十年卧薪尝胆,励精图治,越国最终得以强大,一鼓作气消灭了吴国,这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典故就是很好的例子。

老孔似乎也没有看出来什么异常,因为这地图上标注的文字我们俩都不认识,难道若兰是从这些字上看出了什么玄机?

"这幅地图就是战国时期秦国的疆域版图",若兰又指着那座圈起来的城池说到:"这座城就是秦国的都城,咸阳"。

什么?秦国地图?咸阳?中山国的军事会议室为什么会挂着秦国的地域图?还在上面一番圈圈点点,难道是…?

老孔恍然大悟,我也反应过来,随即不可置信的说到:"难道中山国人是想要攻打秦国?,这心是得有多大呀"

"从地图上的信息来看确实是这样的,你还记得羊皮卷上写的那些事吗?",若兰反问我。

"当然记得,不过这也太让人匪夷所思了吧",我回想着羊皮卷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