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三十五章 出城(1 / 3)

路明非在像倾倒成一堆的沥青般的青铜地面里,找到了赤霄的残骸。不知为何他并不能操纵铸炼赤霄所用的金属,于是只能破开青铜,弯腰捡起。

本来朴素却有威严的八方剑剑身已经摧毁的不成样子。

路明非随手熔化了一大堆青铜,在他的操纵下,炽红的球体悬浮在半空,微微电芒闪烁,液滴翻涌,不断有杂质被挤开,滴落地面嗤嗤冷凝。

最终一团已经不像是青铜的金属精华与赤霄在高温下熔合,重新塑形,复原原本的剑身。

路明非本来想换把用习惯些的长剑、阔剑,或者巨剑,但是赤霄体内残存的“灵”不支持这么做,按原样铸造虽然不能完全恢复之前那种被强化般的状态,却还能留有一些效果。

恢复后的赤霄,比之前重了一些。

路明非挥舞剑刃,切割空气发出锐鸣,然后端详着自己锻造的长剑,他不仅能够完全操纵金属,还能够感受到它们的状态。

他想起曾经看过的一本军事科普书籍,上面说大型飞机的机翼在出厂前,经过的最后一道测试是载荷破坏测试,而这个测试有一种奇怪的指标1~1.2。

下限可以理解,如果还未达到载荷,机翼就破坏了,说明出厂是非常危险的,成品也是有问题的。但是有个上限就很奇怪,载荷不应该越大做好吗?

书里的解答是,如果机翼能够承受超过1.2倍载荷的强度而不破坏,就说明设计没有将飞机结构和材料的潜力完全挖掘。

人类的工程师们追求的不是越大越好,而是将材料、工艺、成本、结构的潜力发挥到极致。

现在他手中的剑,使用的“死去的金属”,也叫“再生金属”,就是完全榨干了金属的全部潜力,它如果断裂或破损,只说明这种材料锻造冷兵器的极致也就如此了。

那本书里还说,这项试验是最枯燥的,因为到这一步,飞机已经基本成型,而工程师们需要做的就是给机翼均匀地加装载荷设备,这个过程既无聊,也没有创造性,而且试验进行的时候,需要非常多人员的参与,以及十分详细的记录,所以如果破坏实验成功,那将是值得欢呼的时刻。

人类工程师结合人力、计算机、物理学、材料学、数学等诸多学问,进行的精密测试得到的效果,如今路明非抬手可得。

只是消耗他的精神力。

他收起赤霄,回到寝宫将另一套尺寸更大的“深衣”套在康斯坦丁身上,然后控制青铜牢笼悬浮在自己身侧。

他本可以留下再探索这个青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