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长地留住这个筹码,
自开春起,大明宫里刀光剑影,杀的人头滚滚,新君李炎不管不问,远在西北的杨昊也一直在作壁上观,任仇士良杀了李溶,杀了李成美,诛尽杨党,甚至连早已不存在的杨妃,也让他“杀”的灰飞烟灭,
有人解释杨昊按兵不动的原因是说,仇士良所杀的这些人,也是李炎和他这个新任宝历社大总管想杀的,仇士良杀的高兴,他们看的也起劲,
刺马营在与阉党的缠斗中已经占尽了上风,昔日的敌人现在是他们的盟友,而曾并肩战斗的弟兄现在则成了不斩尽杀绝誓不罢手的死敌,何况开成、大和两社至始至终也算不得宝历社的盟友,
还有一个原因,或许也是更加接近真相的原因,那就是李晴还握在仇士良的手里,杨昊投鼠忌器,暂时还不敢有所动作,至于李炎,他暂时还无力与仇士良抗衡,
人们判断,只要李晴一日还在仇士良手里,雄踞西北的五军大元帅就不会有什么大动作,除非他对那位命运多舛的公主已经失去了信心,实际上这也是仇士良所担心的,为了让李晴既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又不至于让对手觉得图谋无望,而转身离去,
仇士良还是颇费了一点心思,一面他软硬兼施,说服太皇太后郭氏答应将李晴下嫁西宁郡公为妻,一面又略施小计,钻了一个小空子,在李晴出嫁之路上布设了一些小障碍,
按照杨昊最初的设想,在王崇文活着时,就设法解除他们之间的婚姻关系,不论逼迫王崇文休妻,还是公主休夫,总之在王崇文死前,还李晴以清白之身,
然后,王崇文的死与活就与自己的这场婚姻无关了,而且杨昊相信,和李晴解除婚姻后,王崇文的身家性命将更加有保障,他甚至还设想到时还王崇文一个清白,让他做个别驾,安安稳稳度过后半生,
但是,仇士良玩了一个小花招,在王崇文暴死之前,他沒有解除李晴与王崇文之间名存实亡的婚姻关系,
看起來这也沒什么,如果李晴能顺利出嫁,离婚手续可以后补嘛,谁让王崇文是阶下囚,老王家又沒人了呢,
仇士良觉得自己再怎么折腾,也沒人会(敢)说什么,
大唐的公主离婚改嫁的比比皆是,夫死再嫁的也数不胜数,
王崇文是个罪人,虽然新皇帝给他平了反,那也只是个庶人,配得上公主吗,配不上,
离婚再嫁不是问題,丈夫死了改嫁也不是问題,问題是凡事得有个度,度怎么掌握,就是行事不要有明显逾礼之处,
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