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高那座业已高过城墙近丈的“肉墙”,
就这样,天狼的子孙无可奈何地被拖入了持久战、消耗战,大石堡的高墙深垒让回纥人无力前进一步,而回纥人围着大石堡挖掘的巨壕也让守军不能越雷池一步,双方僵持着,看谁先耗死谁,
这场可怕的消耗战从秋天僵持到春天,又从春天僵持到秋天,堆积如山的尸体带來可怕的疾病,城里城外,死者累积如山,反复四个春秋,大石堡依然巍然耸立,回纥人的莽撞行动耗尽了国库,高傲的天狼之子受到四方部族的质疑,他只得派使者进城,要求守军出具一份投降书,服个软,让大可汗面上有光,有台阶下,然后就结束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回纥人给出的回报十分可观:土城从此自治,除每年向王庭进贡部分特产外,维持一种表面上的从属关系外,内政方面王庭不做任何干涉,除此之外,仁慈的大汉还允许土城的百姓享有只有回纥贵族才能享有的与大唐的贸易特权,
从那时起,大石城的贵族和居民就不相信自己的城池会陷落敌手,大石城成了草原上永不陷落的神话,
凭借着与大唐的贸易特权,土城迅速发达起來,面积又扩大了两倍,以大石堡为中心围了三层城墙,起初是土墙,不久改为昂贵的砖墙,最后改成极为昂贵的石墙,此举据说耗尽了土城的金库,以至于石墙修好的一段时间内,贵族间常因财政吃惊而发生争吵,甚至爆发冲突,但高大的城墙保卫了和平,为城内居民争取了一百多年的安定生活,
这一百年來,回纥改名为回鹘,仍旧称霸草原,只是他们的刀已不如先前的锋利,勃勃生气变成了腐朽的暮气,而南方那个像天堂一样的国家,迭经内乱之后,已经变得保守、落寞,官员保守、僵化、腐败、无能,百姓对现实不满,自甘沉沦、贫病交加,看起來也是日薄西山了,
大石城,,在回纥人改名的那年,他们也把名字改成了大石城,,似乎也在走下坡路,只是他们下坡的步伐比回鹘人或南方的唐人都要慢一点罢了,受新兴的契丹人和无良的沙陀人的骚扰,他们也变得日渐保守起來,
心理上的不自信促使他们竭尽全力地加高加厚城墙,历经数十年的努力,现在大石城的外城石墙高约百丈,内城城墙高一百二十丈,城墙不仅高,而且厚实,基座厚度达百丈,外墙顶端可并行六匹马,内城墙顶则可并行八匹马,城墙上每隔百丈设瞭望塔一座,每两百丈设置一座箭堡,箭堡外表像一个倒扣着的碗,四面曾圆弧形,顶端则是一块圆形平台,每个平台上都放置着一门开花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