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在太原城西南悬瓮山麓,始建于北魏,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叔虞励精图治,利用晋水,兴修农田水利,大力发展农业,使唐国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造成日后八百年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呈现出一派兴旺景象,
叔虞死后,后人为纪念他,在其封地之内选择了这片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地方修建了祠堂供奉他,取名“唐叔虞祠”,叔虞的儿子燮父继位后,因境内有晋水流淌,故将国号由“唐”改为“晋”,
曲清泉得到柴琪的传信,连夜赶到了晋祠,用钱打通关节,等候在待风轩中,次日辰时末,柴上研來到晋祠,先去圣母殿中进香,继而又四处游览了一番,时近正午來到待风轩小憩,柴上研此來只带了二十名牙军卫士,侍从长便是自己的女婿骆卫辰,
骆莱并非河东土著官员,骆卫辰对柴琪过去与曲清泉的交往毫不知情,因此对柴上研见曲清泉带自己來警卫,丝毫不觉有何异样,
柴上研进入待风轩与曲清泉密谈后,他便一边观赏景致,一边注意周围的动静,未时初刻,守在大门口的侍从匆匆來报:自太原城方向來了一支人马,打着河东左军的旗号,柴上研來晋祠的目的,并沒有瞒着骆卫辰,谈判、媾和,这本是留后的权力,但左军都督卢奇却不这么认为,他认为杨昊、刘沔擅自出兵河东与叛军无疑,身为河东留后与叛军谈判非但是奇耻大辱,更是罪不可恕,他扬言谁与叛军媾和,谁便是朝廷的叛徒,他卢奇第一个不答应,
骆卫辰心里很清楚卢奇这么大张旗鼓地杀奔过來,必然是有备而來,若被他拿住把柄闹将起來,绝非一件容易摆平的事,
“大人快走。”骆卫辰心知情况有变,急忙奔入待风轩报信,然而让他目瞪口呆的是待风轩中竟空无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