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间的全面积累通过海军的大决战,最终使得大西洋联军超过六百多万人的精锐部队被封锁在伊比利亚半岛,补给艰难,只能依靠西葡两国本身的资源去维持。
胡楚元并不能说蔡锷打的不漂亮,更不能说蔡锷不精明,不聪明,不是个战略阴谋的大师,只是……胡楚元必须得说,即便最终胜利了,中国人是否就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
对美英诸国来说,他们更是在一种莫名其妙的情况下陷入了另一种令人困惑的劣势局面。
蔡锷是个牛皮糖,胶胶黏黏的让你摸不清头脑,你还没有感觉,整个局势就已经超出了你的控制,即使你战败了,或许还有点稀里糊涂。
如果你不是非常精通整体战的理论,你或许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1942年7月,在完成自己一系列的先手,用海军截断了美军和欧洲战场、非洲战场的联系后,蔡锷终于开始全面发力,在莫斯科、南非、西班牙三大战场同时发力。
他为此已经准备了几年时间,将中国兵力动员的巅峰值就恰好调整在1942年5月,海陆空三军总兵力达到了2170万人,由泰国、菲律宾、苏门答腊、越南、老挝、新几内亚等东南亚国家组成的南洋联军在总兵力上也达到470万人,华人占1/3。
在其他主要的仆从国中,经过这几年的筹备和整顿,朝鲜军总兵力140万人,主要目标是防止曰军在美国配合下实施登陆作战;哈萨克、乌兹别克、鞑靼共和国等国组成的中亚北方联军在总兵力上达到220万人,主要目标是在伏尔加河、新西伯利亚等二线地区协防,配合中国北线集团军、乌克兰、波兰、德军进攻俄罗斯;波斯帝国为主的中亚南方联军在总兵力上达到了450万人,主要作用是配合中国西南集团军进攻印度,并将印度分解为巴基斯坦、孟加拉、阿萨姆、拉贾斯坦、印度、泰米尔王国等多个国家。
蔡锷发力了。
中国终于全面发力了,截至1942年7月,T-35系列坦克服役数量已经达到12.3万辆,广泛装备在亚欧同盟各国,特别是在中德和南斯拉夫联军。
这种划时代的新型主战坦克最终成了毁灭者般的存在,庞大的数量、优良的质量、特殊的工艺、先进的设计和适中的价格让T-35系列成了无与伦比的钢铁洪流,横扫一切,最新型号的滑膛炮口径也达到了105mm。
德国的军力也同步达到了自己的峰值,总兵力超过1050万人,双方在非洲、欧洲、莫斯科三大战场同时发力,整个亚欧同盟的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