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如此,现在的中国已然强大到了这样的地步,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中国就必然要和欧洲传统列强分庭抗礼。
这一点,胡楚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就已经预料到了,所以,他才不顾英法美的反对,固执己见的甚至不惜放弃一部分既得利益也要保存德国的实力和基础,这一切都是为了今天。
即便有一个更强的德国做盟友,即便有整个亚欧同盟做为大基础,即便有乌克兰、波兰、波斯这样的二流国家可以在局部给予重要的援助,胡楚元依然是感到一种说不出的担忧。
因为他确实是输不起,如果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中国过去几十年的收获都将化为乌有,阜康财团在过去几十年的累积也将化为乌有。
这不仅是中德挑战传统世界列强局面的争霸战,也是阜康财团和欧美财团的决战。
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胜利,罗斯柴尔德家族依然在欧洲拥有强大的影响力,而在美国,理查德-梅隆不仅是新上任的美国财长,也依然是美国财团中的领袖人物。
在美洲市场,阜康财团和美国多个财团的竞争已经白热化到不可能休战的地步。
这场战争必须要赢下来,哪怕要为此付出不可想象的代价!
这就是胡楚元的心声。
他已经很老,脸上早已有了灰黑色的老年斑,双手满是皱纹,多年坚持锻炼却让他还有着很不错的身体,依然是健康的,有一口好牙,胃口也不错,每天还能坚持12分钟的长跑,打半个小时的八卦掌。
他的心或许已经安于现状,渴求最后的宁静,但也绝对不容失败。
这是他近乎完美的人生,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他无法接受失败,本该安于退休的他在这严酷的局势逼迫前,终于忍不住的想要再次站出来,支撑着中国走向巅峰的最后一段路程。
他想,如果他真的能做到,那他就可以放心的死去了。
在资政园里沉默了四年之久,此次的福州南巡或许就是他在中国政坛上复出的一个迹象,或许也将是他最后的一次复出。
一个星期后,1939年1月7曰,胡楚元在三子胡维棠和老秘书官汤寿潜的陪同下秘密抵达福州。
五十年。
半个世纪过去了,做为开启中国工业现代化的窗口城市,此时的福州早已成了世界上最为繁华的大都会,这里依然是中国海军的中心地区,负责中国海军整体装备规划、研制、设计和进出口事务的中国船政还是设置在这里,中国海军大学、中国船政海洋大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