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天赋,18岁的他就提前从长沙炮兵学院毕业,加入湖广兵团第三十三师附属炮兵旅的排长,并参加了李开邺指挥的远东战争西北反攻战役。
远东战争结束后,蔡锷被破格提为中尉。
24岁,他被李开邺推荐到中央陆军大学深造,校长也是李开邺。
两年学习毕业后,他被授予陆军综合指挥系的硕士学位,授上尉衔,1912年,他授衔准将,1914年授衔少将,负责指挥湖广兵团第三十三师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连续率领西北第二集团军的核心主力第三十三师攻克奥伦堡、雅宾斯克、秋明等重要地区,1916年,孙道元因伤回国后,他被授予中将军衔,实际上由他继续指挥西北第二集团军,此后陆续参加围攻莫斯科、包围明斯克、突袭匈牙利等重要战役。
按照道理,他本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授衔上将,但是,上将军衔的竞争很激烈,湖广兵团内部为了保孙道元授衔上将,最终有点牺牲了蔡锷。
不过,蔡锷自己并没有太在意。
1920年,他正式进入中央军事大学深造,这一次,他已经和李济深、杨震麟等一大批青年中将做为未来的上将、元帅来培养。
进修结束,1923年,他留在中央军事大学担任教导主任,和蒋方震等人一起负责培养第二届学员。
1927年,他从中央军事大学副校长一职转任国家军事委员会战略部主任,负责制定新的军事战略规划和部署,号称国内第二的军事理论家的蒋方震接替退休的叶伯鋆,担任第二任中央军事大学校长。
将一根卷烟抽完,蔡锷忍不住的咳嗽了两声,将烟掐掉,在心里继续感叹一声。
他知道自己算是很优秀的军人,但在国内,他并不是一支独秀的人,和他同一时期成长起来的优秀中将至少还有三十多位,仅仅是陆军系统内和他齐名的就十几个,杨震麟、李济深、张孝准、蔡廷锴、陈铭枢、蒋光鼐、白崇禧、马季疆、黄玉昆、关麟征都是被大家一时所推崇的良将。
为什么是他?
蔡锷有点想不透。
一个人,这一生里注定有很多事情是想不透的,特别是在这件事上,胡楚元不会说清楚,他不能明说自己的儿子没有资格做总统,偏偏还有一大批人支持着。
蔡锷一夜未眠。
胡楚元何尝不是?
做为父亲,他想要保护自己的儿子,可他非常清楚胡维中还没有能力做总统,想要坐稳总统只有两个条件,可是,胡维中一个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