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技术的发展,这两个领域也是中国海军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虽然马里兰级战列舰的主炮口径明显比豫州级强大一个英寸,实际打起来,肯定会是两个概念。
在曰德兰海战中,中国派遣的第四舰队第七战列舰分队在配合英国海军作战的过程中,和德国第三战列舰编队第七分队相遇,本来只承担辅助攻击的中国战列舰编队反而击沉了一艘更大吨位的凯撒级战列舰。
实际上,在胡楚元内心的规划中,豫州级很可能是中国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列舰基础型号,基本不太可能出现更大吨位的战列舰。
4万吨级、5万吨级和3.5万吨级战列舰在造价上完全是两个概念,多出来的钱,他宁愿都用在航空母舰上。
即便再造更大吨位的战列舰,基本也就是起到一个迷惑对手的作用,总数量不会太多,庞大的豫州级战列舰群才是更适合的。
当然,该做的后续研究还是要继续加大投入,405mm口径的主炮也要研究,真要造更大吨位的战列舰,那也一定要造的非常漂亮,至少是5万吨级,狠狠的震慑住对手,逼迫对手在战列舰的道路上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考虑长远,豫州级在设计过程中还留下了较多的改进空间,为后期进一步的现代化改进做基础。
由于整体建造技术,特别是金属材料、冶金、焊接、防锈蚀等技术的提升,现在一艘战列舰只要保养好,服役三十年是不成问题。
这一点和过去完全是两个概念。
在非战争期,订单不是那么多的情况,造船厂也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加强生产工艺技术。
所以,豫州级战列舰及其改进型号的豫州Ⅱ、Ⅲ可能会比较多,国内的计划是平均每年建造一艘,不停的拖着英美法三国和中国竞争海军。
和豫州级战列舰相配套的英勇级战列舰、刚果级战列巡洋舰也随之一起建造。
英勇级战列舰标准排水量吨位是2.2万吨级,刚果级战列巡洋舰是第一艘以海外省命名的巡洋舰,标准排水量吨位是1.85万吨级,两者均采用KP45系列的330mm口径主炮。
不过,刚果级战列巡洋舰的设计裕度非常大,保留了很大的现代化改造空间,为后期可能的安装火箭炮、大功率雷达、直升机……甚至是导弹都做了充足的准备。
实际上,刚果级战列巡洋舰就是更大吨位,以及防御力效果和火力更强的驱逐舰,甚至连舰尾也采用了方式设计。
新一代的潜艇基本也是相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