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重视农业经济,积极的发展农业经济,那么,中国的整体的富强也就是指曰可待了。
看着这份报告,胡楚元心里也有另外的一种思考。
中国人一说到问题,关键总是制度,首先是制度有问题,所以才有问题。
他不这么认为,他认为制度永远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还是知识和教育。
假如皇帝是汉人,不是满人,立宪也好,共和也罢,对于整个中国的影响并不大,实际上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社明煮义也好,财阀主义也罢,其实也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关键还是全民普及教育。
没有全民教育的基础去谈全民富裕,那就只能是打土豪分田地。
将整个报告看完,胡楚元其实就得出一个结论……要想实现真正的全民富裕,那至少是一个几十年,上百年的艰辛工程,而这就是大公党的执政目标。
这天晚上,胡楚元提笔写了一篇名为《致大公同仁书》的文章,从梁启超的调研报告谈起,用三千多个字将整个大公党未来百年的努力方向都提聚出来。
文章的结尾,他说,子孙是人类最为宝贵的财富和一切的希望所在,我们现在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们,所以,我们并不要在乎一时的得失,应该看得更远,想得更远,更多更远的为他们着想。
这是胡楚元有感而发。
在同样的社会地位上,他愈发清晰的认识到……只争朝夕的想法过于粗暴、急躁,因为中国人看问题,想问题的衡量单位是十年、百年,这是其他民族所不具备的,这是中国人最大的民族优势。
更直白的说,中国仍然需要扩张,即便在胡楚元这一代付出更大的代价也是值得的。
次曰清晨,胡楚元就将梁启超喊道自己的书房,将《致大公同仁书》交给他,让他拿回去重新斟酌一遍。
论文笔,胡楚元的水平还是很一般的,不能和梁启超这种文章大才相媲美。
这篇文章让梁启超看的精神一震,在手里几番斟酌修改,等了两天才将最终的文稿交给胡楚元审阅,并通过党报《大公报》和其他多家全国姓报纸公开发表。
在浙江,胡楚元停留了半个多月,深入到临安、金衢等地视察调研,依托浙江经验,对全国农业发展也总结了一些新的想法。
总的来说,联营制合作社的数量还是要增加,不能光靠中信社。
在全国范围内,对联营合作社要给予更多的扶持政策,特别是在贷款方面,对于较大的联营合作社可以给予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