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在这条青石铺就的道路上,胡楚元很平静,远远看着前方的首相府,李存义穿的不多,虽然已经是五十四岁的老先生,他的身体却要比胡楚元还结实。
李存义背着手,在胡楚元的身边一起走着,陪同着。
走到了一半,他若有所思的和胡楚元感叹道:“大人,这场雪来的真是很即时啊,东北的气候冷的快,只要再过一个月,基本就无法组织大规模的攻势了。”
胡楚元也是心有余悸。
这场冷气流,他等了好些天呢!
他点着头,唏嘘道:“是啊。”
李存义则问道:“大人,这一仗要是打赢了,您说,咱们能从协约国得到什么呢?”
“嗯……尊严!”
胡楚元答了一声,又补充道:“一个世界大国应有的尊严!”
“呵呵!”
李存义挺高兴的笑着。
到了办公室,钮舒娴已经替胡楚元泡好了一壶狮峰龙井,办公室里也收拾的挺干净,她从小就经常出入胡家,对胡楚元的生活习姓是很了解的。
相比姓格强硬的秋瑾,年轻可爱的梅馨,二十六岁的钮舒娴稳重心细,和丈夫梁启超一起从斯坦福大学毕业后,又共同前往耶鲁大学深造法学。
加上钮家的关系,她就留在胡楚元身边出任文秘,有办公室的钥匙,平时负责整理首相办公室的文件档案,而她的办公桌也就在胡楚元办公室外面。
机要秘书处绝对不是一般的秘书文员办事中心,这里的大部分人都是正三品到正五品之间的政斧官员编制,最低也是同副七品衔的高级吏员。
根据不同的职务和职权,大体分成十几个组,负责协调总理府各个内阁部门的信息,第一时间向胡楚元汇报工作,根据需要,有些人还会被临时安排特派专员的职务,前往各地视察审计。
胡楚元对这些人也有着的特别培养,给他们很大的自由,允许他们自己提交新的想法和工作计划。
一大早,蔡元培和梁启超就合编了一份新的国民教育计划,提交给胡楚元审读。
此时的蔡元培才三十三岁,光绪十八年中进士,光绪二十年进博学院,后来就在胡楚元的支持下,和小他五岁的梁启超一起前往斯坦福大学修读社会教育学和经济学,此后,蔡元培前往德国柏林大学进修,梁启超则去了耶鲁大学。
两个人算是志同道合,在美国和德国留学考察的这些年里,他们将美德两国的教育体制都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和总结,回国之前就各自准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