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并按照事先的约定将主力舰队派往越南……即便在不和中国海军决战的情况下,也可以为曰俄分担海军的压力。
曰本海军接近一半的实力被击溃后,曰俄就会明白,法国再不出动海军参战的话,协约国真的有可能战败,他们必然会逼迫法国履行协约联盟协议。
那么……胡楚元相信,必须抢在此之前一举击溃法国的“中国舰队”,并在马六甲海峡或者是在太平洋东部海域伏击法国本部主力舰队,这要取决于法国本部舰队究竟选择从哪里一条线路进入太平洋。
或者,不急于击溃“中国舰队”,而是采用围城打援的办法,逼迫法国仓促派遣主力进入太平洋。
胡楚元在脑海中钩织着这个计划,这时候,他总觉得自己有点像希特勒那般过于疯狂。
幸好……法国还是很好欺负的。
在连续的扩军后,此时的中国海军在总实力上已经是世界第二大规模的海军,比法国海军的总吨位要高,主力战舰的优势也大。
在曰本海军只够保卫本土的情况下,单独对付俄国和法国的舰队就不太难了。
某种程度上,曰本更像是希特勒,野心膨胀的主动拉开对琉球群岛的攻势,结果迫使自己陷入和闽浙兵团、南洋兵团的拉锯战中,海军和被视为秘密绝招的潜艇部队更是损伤过半。
为了更好的拖延住曰军北上的时机,回到福州,胡楚元就拉开了闽浙兵团进一步扩兵的序幕,两广兵团和西南兵团也开始增兵,准备和法国在越南决战。
多面扩张也就是意味着军费的大规模增加,这个问题让胡楚元稍稍有些头疼。
东京,千代田区四番谷新宿通,法国驻曰本大使馆。
毕维兹是法国驻曰公使高级顾问,在东京专门学校担任法语和现代人文学教授,同样的,他也是法国方面的东亚问题专家。
他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中国国家情报总局的外聘间谍,确切的说,他是一个双面间谍,负责帮助法国收集亚洲各国的军事情报,又向国家情报总局出售曰俄情报。
毕维兹的父亲是一名传教士,曾在福州担任传教士,他幼年的时光就一直是在福州度过,直到青年时代才返回欧洲接受大学教育,并在巴黎大学完成了自己的哲学博士学位。
毕业后,他先是在法国驻福州的总领事馆担任翻译,后来被吸收到当时的驻外机密局中,在机密局的帮助和培养中,逐渐成了法国方面最高明的情报收集员和东亚问题专家。
由于他对曰本文化和情报理解非常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