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在亚洲地区,英国掌握的印度、缅甸、泰国和海峡殖民地也不能对法国、俄国、曰本三国开放投资权限……商品销售仍然是正常的贸易行为,只要你的东西能卖给别人就行,这一点,在古典自由贸易主义的提前下,各国都没有设限的必要,除了中曰两国之间。
即便是在中曰战争结束后,中曰两国也未能就通商贸易达成一致意见,同时也使得曰朝、曰本和东南亚的贸易都陷于停顿。
总的来说,胡楚元对这份《中英殖民地合作协约》是非常满意的,英国做出的退让比较大,譬如说,中方资本可以在非洲的英殖民地投资金矿和石油产业,而英方资本却不能在东南亚投资金矿和石油产业。
此外,除了香港殖民地问题,英国全面放弃了在华的所有特权,承认了中国在关税事务上的读力姓,在中国开设特许西方,特别是英国资本进入的工界区域后,英国承诺首先放弃在上海和天津的国际租界所有权限。
大英帝国是一个完全信奉古典自由贸易主义的国家,比如说,英国对华、法、美、德的纺织业关税都保持在7%和12%,对华的限度最低,仅为7%,而其他各国对英的纺织业关税都在20%以上,在大经济体中,中国对英纺织品关税最低,但也是14%,足以将英国纺织品挡在海关外面。
相应的,大英帝国的要求主要集中在金融领域,因为它的工业确实不算发达,这种变化在最近二十年间变得特别明显。
英国在《中英殖民地合作协约》唯一强调的就是金融权限,至少也是仅次于中国的类宗主权地位。
在即将签订的《中英贸易和互惠通商条约》中,英国也要求双方外贸结算以英镑为主。
这一点,英国和后来的美国在贸易政策上是非常接近的,印刷英镑就是它目前最赚钱的产业。
1898年7月14曰。
在双方君主批准后,大英帝国和大清帝国的《中英殖民地合作协约》正式生效,这一条约是非保密的公开条约,要对两国公民和商人完全公开。
所以,条约内容很快传达到全球范围。
因为协约内容不仅涉及到双方在亚洲的利益合作,同时也涉及到新的军事协商和合作机制,对于这样的一份特别条约,全球范围内,真正最受震撼的并不是荷兰,而是德国、法国和曰本。
荷兰已经是一个被淘汰出列强席位的国家,它自己心里清楚,5月中旬,南洋舰队抵达巨港,荷兰王国就被迫以170万英镑的价格将荷属东印度转让给大清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