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拖下去确实不是个办法。
至于后面的那些事,奕和奕譞都不是特别的担心,毕竟胡楚元已经将权力让给他们,他们可以控制着,至少能玩一些阳奉阴违的手法,原先说是十年之后再裁到两成,也许十年之后的财政好了,那就一直维持在五成的满人奉养。
这种事总是要走一步看一步,看胡楚元的态度也根本没有决心一鼓作气的办下去。
这一点太重要了……他们至少能确认胡楚元并不想做管仲。
这他妈的是最重要的。
此后的每一天,胡楚元都得去军机处报道,和其他的军机大臣们一起商议,首先是得把法务局创立出来,堪布《公司法》和《工商税务法》,允许国内商人在国内开设工厂、公司。
具体的税法也要调整改革,运输不再增税,改将商税提高到十二抽一,工税也是十二抽一,矿税是十抽一,丁税一分为二,即农丁税和工丁税,前者不变,后者略高,通过各公司、商行抽取。
个人营收凡每年超过三千清圆,超过的部分都要缴纳十抽一的所得税,商人也可每年根据额度缴纳十万、百万清圆买断所得税。
此外,《金银贵金属管制法》也得立刻提上曰程。
说到改革,大家并无兴趣,还很抵触,说到征税,个个都很亢奋。
谈到最后,军机处就开始和户部争夺权力,要在法务局、学政局、审核局、邮政局、交通局之外增设税务局,在全国管辖新税的征收。
还好,户部汉尚书阎敬铭也在军机处,事情仍然是归他管,这才没有闹出什么事。
大家关起门来商量,总还算是比较容易的,真正实施起来就不知道是什么鸟样了。
这一点,胡楚元并不是很在乎,随着实务派官员的增多,国内确实有着很大的改革要求,但总体上并不算是特别的激烈。
张百熙和光绪帝载湉倒是比较激烈的人。
李鸿章被“提升”为兵部汉尚书,然后就挂衔出任四川总督,人虽然赖在家乡合肥不走,不想去四川出任总督,直隶总督的位置倒已经空置了很久。
1891年的6月4曰,胡楚元被正式授命兼任直隶总督暨北洋通商大臣,同时又是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太保、辅班军机大臣兼总理资政大臣。
这个……。
胡楚元自己也很郁闷。
简单的说,他是中堂大人,兼任总理资政大臣和直隶总督,其余都是虚的,总理资政大臣和辅班军机大臣是扣在一起的官职,直隶总督和北洋通商大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