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了李鸿章一本,搞的李鸿章灰头土脸。
另外,李鸿章也要买铁甲舰,问题是三大水师一分钱,每家300万清圆,根本不够李鸿章的淮军填牙缝的。同样的一笔钱,在南洋和东海水师却基本够用。
这里面的问题还是得怪李鸿章自己。
可他不管这些,他就和胡楚元说,说胡楚元只顾自己,捞了一个朝廷从一品的官位,自己在上海办了一个大衙门,却没有给他半点好处,北洋水师的军饷不足,半逼半请的让胡楚元速速想办法。
看完电报,张之洞以为胡楚元要和李鸿章闹翻了,这在逼他表率。
他当即就道:“资政大人,中堂这些个说法可真够无理的。阎尚书清正廉明,精通税务,正是理办户部的第一人选,孙家鼐虽然是帝师,可也从来没有经办过户部的事,怎么能硬推他做户部尚书呢?至于北洋水师的事情,那就更是无理取闹了,同样是每年300万清圆的拨款,为何南洋和东海水师并没有说钱款不够的问题?”
胡楚元也只是一笑而过,道:“中堂也只是和我发发脾气,还不至于为了这么点小事就和我闹翻了。他是逼我想办法给他帮点忙,但又不好意思低下脸面来说话。张大人不用担心。说到北洋水师的经费问题,这里面也是有原因的,300万清圆肯定够北洋水师的每年开销,额外一年还能拿出一些钱添置战舰,增建船坞和军港。问题是中堂不仅有北洋水师,帐下还有淮军,这些年,中堂一直在用水师的钱养着部分淮军。道理虽然不对,可也是被逼无奈。按照道理说,他应该裁撤一些淮军,只养精兵,可毕竟是多年的旧部,他舍不得。”
张之洞察觉自己刚才说的过了,当即点头道:“资政大人能够如此委屈自己,顾全大局,实在非张某所能企及。不过,话说回来,国家之事为重,身为朝廷重臣,中堂岂能因私废公,怎么能因为自己舍不得,就一直在养些闲兵呢,这不是耽误国家的海防大事吗?”
胡楚元则道:“算了,各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何况这些事对我来说也不是什么麻烦事。我之所以要在谈山东的事情之前让你看看这份电报,就是想通过你来给中堂大人分忧解难,在山东想要有成就,某些时候还是要李中堂出面和支持的。”
张之洞这才明白胡楚元的意思,当即道:“多谢资政大人的栽培。”
可怜他混到今天也算是非常顺利,一步一升,五十二岁就做了巡抚,偏偏在胡楚元的面前,这个提升速度就显得太慢了。
胡楚元道:“张大人,咱们不用太客气,确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