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章 小小御史,上朝参人!(1 / 3)

第二章小小御史,上朝参人!

翌日。

在窗外夜色,依旧伸手不见五指的时候,马明轩便被丫鬟叫醒,打着瞌睡,穿好朝服准备去上朝了。

朱元璋是个勤勉的皇帝,所以早朝自开国以来,从未中断过。

君王勤勉,群臣自然也不敢懈怠,每日寅时,也就是半夜三点,官员们就得陆续到达午门外排好队,安静等待。

等到卯时,午门外钟声响起,皇帝便在龙椅上做好,等待群臣们排队进入金殿,此谓之曰:点卯。

马明轩不过一七品小官,若不是因为他是御史台的言官,其实是没资格上朝会的。

所以在大臣们鱼贯而入进入金殿以后,他理所当然的便排在了最末尾,几乎已经站到了金殿的门口。

隔着老远,甚至都看不太清楚皇帝的面容。

金殿中,文武大臣分为两列。

左边站着的官员,以文官,韩国公李善长为首,排在后面的还有尚书左丞杨宪,御史中丞刘伯温,中书参知胡惟庸等等。

右边站着的官员,以魏国公徐达为首,排在后面的还有,昭武,建威,龙虎等各个大将军,以及都御史,三军都督等人。

党争,是历朝历代,朝堂上不可避免的乱象。

很多时候党争一般都是文武对立,文官集团和武官集团互相攻讦。

不过此刻,朝堂上最大的两个党派,却不是以文武为界,而是以地域为界,化为了淮西派和浙东派。

淮西派的官员以李善长为尊,他们是跟随朱元璋最早的一批文武官员集团,也是扶着朱元璋发家的最早功臣,被人称为淮西勋贵,其中大多数是一些功名赫赫的骄兵悍将。

浙东派的人以刘伯温为首,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些清流文官,以治国安邦,忠君爱民为大义,对淮西勋贵们屡次发难,认为他们仗着有功在身,霍乱朝纲,欺凌百姓。

两派党争极其激烈,而朱元璋作为帝王,在其中权衡把持,从不偏颇。

等众人依次站定,朱元璋身边一老太监向前一步,高声呼喊,朝会正式开始。

先由朱元璋抛出几点问题,群臣们议论,提出解决方案,最后君臣共同敲定发布政令。

等朱元璋提出的问题解决,下方君臣们又开始上奏,以具体的某个衙门的角度提出其他问题,让朱元璋和群臣裁决商议。

如此,良久后。

朝会诸事商议完毕。

按照惯例,朱元璋朝下方群臣问了一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