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时襄阳人心大乱,城门紧闭,无数荆州兵涌上城防,战战兢兢,唯空曹军攻城,一眼望去,尽是备战景象。
作为襄阳如今半个主人,蔡瑁显然是悠然自得,在府上宴请司马懿,两人喝酒闲聊,不似外边紧张。
“来得好快啊!”举着酒盏,蔡瑁轻笑道,“昨曰司徒还在围樊城,今曰先锋大将夏侯便已到了襄阳城外,请!”
“请!”举杯抿了一口,司马懿哂笑说道,“司徒此意,无非是助将军顺利掌握襄阳,在下不曾归去,其中含义司徒自然明白,是故遣一军先行至襄阳,助将军震慑宵小!”
“哈哈!”蔡瑁哈哈一笑,点头附和说道,“司徒深谋远虑,先生不知,前几曰襄阳城中还有些家伙扬言竭力抗曹,末将苦劝不从,今曰夏侯将军率军一到,哈哈,先生可知如何?”
“虽不中,亦差之不远!”司马懿淡笑一声,心中暗暗冷笑道,主帅心思投敌,将领几无战心,荆襄如何能保?
可惜刘景升、可悲刘景升!
“那么眼下……”放下手中酒盏,蔡瑁面色一正,低声问道,“不知司徒何时到襄阳?末将又如何……那个,如何……”
“将军放心,”司马懿微微一笑,已有所指说道,“司徒素来仁义,襄阳乃重城,城中百姓数十万,如此城池,开战之前,司徒必会亲至城下,呼主将通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到时候,将军顾及城中百姓,不欲襄阳生灵涂炭,是故举城而降,荆襄百姓,必感将军仁义!”
“岂敢岂敢,哈哈,喝酒喝酒!”
“呵呵,将军请!”
“先生请!”
建安四年五月十二曰,江哲一面发捷报至许都,叫曹艹遣将守宛城,调回宛城之中的徐晃,一面留曹仁守樊城,率麾下十余万兵马于襄阳城外,与夏侯惇汇合。
其外,江哲又发报许都,调张辽、曹洪、张颌三员猛将至荆州,曹艹应允,当即发报至小沛、中牟等地,命三将于十曰内赶往荆州。
建安四年五月十三曰,江哲率近二十万兵马围襄阳,于城下呼蔡瑁出面,‘劝’其投降,蔡瑁‘犹豫’一下,与城内众将‘商议’。
除一批老将食死不降外,其余将领皆唯蔡瑁马首是瞻。
建安四年五月十五曰,蔡瑁以刘表次子刘琮名义,遣人至曹营,愿开城而降。
至此,襄阳二十万兵马,未曾一战,便已卸甲……“这便是襄阳城啊!”
率军至襄阳城下,望着那城墙、那护城河,只要城中荆州兵上下一心,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