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六百一十三章 微服私访 下(2 / 4)

天下 高月 3207 字 2021-06-18

行、茶行、生铁行等等,而且部分大宗商品还细分,光米行就有五熟行、白米行、大米行、粳米行等四个行业,位于西市的中间部位。

自古以来,粮食就是各个朝廷所关注的焦点,它的价格涨幅甚至关系到一个朝代的兴衰,大唐最繁盛的开元中期,米价只有斗米十文,因此,杜甫在《忆昔》一诗中写道: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但自从天宝年后,关中水利渐渐荒芜,灾害频发,土地兼并,米价也开始一步步走高,河东饥民涌入关中那一年,米价最高时甚至涨到了斗米三千钱,后来又反复高低涨落,一直没有平稳过。

西市的米店有一百余家,都是日出千石以上的大店,基本上垄断了长安的粮米供应,各个坊市的米店都要来这里批发,当然,常平仓那边还有十几家官店,但平时一般都不买卖,只有遇灾年须平抑粮价时,官店才会开门以低价卖粮。

米店一般是前面交钱买米,后门提货,后面还有一条小河,很多人家都是用船来运米,进货也主要是用船,所以从大门口不怎么看得出米店的规模,都是清一色的小门深院。

李庆安一连走过几家,最后他找了一家看起来比较干净的米店,匾牌上写着‘湖杭老店’,牌匾有些陈旧了,至少有五十年以上的历史。

“我们去看看这家吧!”

这一次,李庆安却是用汉语说了,突厥语只是一时掩人耳目罢了,当亲卫告诉他,没有发现人跟踪,没有异常情况时,他也不想卷着舌头说突厥语了。

明珠大喜,她终于听得懂了,连忙笑道:“好啊!我们瞧瞧去。”

李蓉走在前面,他们刚进大门,一名伙计便热情地迎了上来,可等他看清是来的是胡人,热情便立刻减了七八分,懒精无神问道:“你们要买多少米?”

“我想先看一看!”

伙计听他说一口流利的汉语,立刻又热情起来,“我带你们看。”

李庆安见他像变色龙似的,一会儿冷,一会儿热,不由笑骂道:“你这个伙计,若没有睡醒,就换一人来!”

伙计苦笑一声道:“客官所有不知,朝廷严禁贩米出境,一旦被查获,米店也要连带遭殃,所以我们一般都不敢做胡商生意。”

“等等!”

李庆安打断了他的话,“西域不也是唐境吗?我从石国来,包括石国和河中九国,现在都是唐境,我卖米过去,也不犯法啊!”

李庆安觉得很奇怪,他只知道不准卖米给安禄山,严禁贩米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