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百八十六章 朝会之争 下(3 / 6)

天下 高月 5451 字 2021-06-18

相了,这不就是李亨要重入东宫的先兆吗?

张筠迅速瞥了一眼李林甫,见他表情平静,就仿佛先知道了一般,他心中便又有些疑惑起来,难道李林甫已经知道李亨会复出吗?可是如果李亨要复出,李林甫这段时间绝不应该这么平静才对,或许是别的原因?张筠心中疑惑不定,他也不敢多言。

杨国忠却坐不住了,当然韦涣就是被他从益州太守的位置上赶走的,用崔圆做了益州太守,如果韦涣入相,第一个就是和他杨国忠过不去。

“陛下,韦涣在零陵为太守乏善可陈,评价并不高,而且他没有担任过京中要职,如果任他为工部尚书,恐怕群臣不服,臣的意见是可让他先为侍郎,待磨练几年后再任命为尚书也不迟。”

陈希烈也道:“臣同意杨尚书的建议,韦涣当初毕竟有任人唯亲的瑕疵在身,陛下用他为相国,臣担心他德行不足,使群臣不服。”

杨国忠和陈希烈的反对在李隆基的意料之中,不等韦见素也参与反对,李隆基便武断地道:“韦涣为相,朕已考虑多时,两位爱卿就不用担心了。”

这时,应该还有第四名相国宣布,但李隆基却似乎忘了,他看了看钟漏,便道:“时间快到了,朕再说另一件事,昨天杨尚书建议朕派亲王坐镇地方,朕深思良久,认为也有可行之处,所以朕决定采纳杨尚书的建议,任命永王璘为江南东道观察使、扬州大都督,坐镇扬州,督促江淮粮运,此外,朕还决定任命荣王琬为河北道、河东道观察使,坐镇相州,巡察两道百官;寿王瑁为山南道观察使、荆州大都督,坐镇荆州,督促荆襄钱粮;再任命颍王璬为剑南道观察使、益州大都督,坐镇益州,督促巴蜀盐铁,连同坐镇安西的庆王琮,一共是五名亲王出镇地方。”

杨国忠本想是用这件事来试探李隆基,没想到不仅永王去了地方,而且颖王也被调走了,他顿时傻眼了,原来所有热门的亲王一个都不可能入主东宫,那会是谁入主东宫?难道真是李亨要复出吗?

杨国忠或许并没有意识到亲王坐镇地方的严重姓,但李林甫和张筠却很清楚,亲王坐镇地方,是一种变相分封制,汉初之乱、西晋之亡都源于诸侯分封,唐初虽然曾有短暂的分封诸王,但那是因为新建王朝,需要亲王去地方巩固政权,而现在是中唐,根本就没有必要,分封诸王这是取乱之道。

尽管李林甫知道这是李隆基为皇长孙入主东宫做的决定,把他的儿子都放到地方,这迟早会成为诸侯分封的起源。

李林甫便站起身道:“陛下,老臣以为亲王坐镇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