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成都、广州、香江等城市开设店铺。
……
青岛两所大学举行的典礼,很快便被各路记者传出,大V跟社论家纷纷发生赞扬,各大报纸发出溢美之词。
《大中华报》刊登陈克跟学生们合影在头版,还将两所大学的校训刊出,引发各地民族主义热潮。
看着报纸上记录的热闹场景,许多学生心里都对青岛充满憧憬,发誓要努力学习考进两所大学报国。
有记者媒体帮忙扬名,陈克名声自然又响彻全国,不少洋人记者还将开学典礼照片在北美和欧洲刊登。
很多华裔华侨首次关注到,中华大地北方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陈克的名字也进入越来越多人的视野中,许多仁人志士都赶往胶东,希望能在镇守使麾下效力。
胶东各县区迎来一波建设热潮,民族资本工商业发展迅猛。
当然,陈克这段时间也在忙着接见各路人士,青岛总督府每天都有人来拜访。
陈克伏案批文件,助理带着一名外国佬进入办公室内。
“陈克长官,很高兴见到你,我是从上海而来的漂亮国商人奥斯邦。”奥斯邦好奇地打量着办公室。
这位最近风头最劲的年轻长官似乎非常简朴,室内除去一张长桌和沙发居然别无他物,跟其他民国军官奢华的风气大为迥异。
陈克合上文件,从办公桌后面绕出,“奥斯邦,叫我名字陈克就好。欢迎来到胶东,这样的,我们想创办一个广播电台公司,需要人手搭建广播和信号发射器,你们可以胜任这件事吗?”
民国境内最早的广播电台,就是漂亮国人奥斯邦设立的“中国无线电公司”。
一战刚结束不久,原来生产的大批用于军事的无线电器材积压,欧美资本家为推销这些废旧器材,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大建无线电台。
奥斯邦与人合作凑钱,弄到一批无线电器材,先是开办无线电公司,而后办起一座广播电台,通过播送音乐与新闻招揽顾客,推销无电器材。
奥斯邦闻言后苦笑道:“陈克,这可不是我们推脱,而是北京政府有命令,不准私营电台,大越半年前,我们在上海创办的电台就被迫取缔……”
陈克闻言后露出疑惑的表情,“北京政府应该没这么封建吧,连电台也禁止?”
记得日后1924年上海出现很多家电台公司,在1928年电台公司更是传入内陆省份,民众收听电台已经蔚然成风。
见对方疑惑,奥斯邦便仔细将电台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