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764章 一台手机链接万物(2 / 3)

土木著称。

他所谓的政绩都是通过旧城改造或者直接再造新城来解决,大规模举债,把中心城区建设的漂漂亮亮,GDP是提高了,但债务却留给了子孙后代。

白贤良当选市长后,立即提出‘大建设、大发展、大跨越’的发展定位,同时喊出‘奋起直追、省内前三’的口号。

压力毫无疑问就给到了下面。

现在,陈荣建抛出这个问题。是想知道苏希的想法。

康怀宇和赵利民也是洗耳恭听的姿态。

此前的区委书记李长河积极配合白贤良的工作,迅速提出了清河县提质改造一揽子工作项目,康怀宇和赵利民在这件事情上是支持的。

因为对他们来说都有利益。

李长河作为区委书记,在工程承包方面有说一不二的决定权,虽然会留出一部分给市里的领导。但总归他是吃肉的,赵利民也是吃肉的,他是本地人,很多地方需要他出面,他有威信也有人脉。在清河区的地面上,他已经形成一个巨大的利益同盟。任何钱从这儿过,赵利民都有机会从过一道手。

康怀宇作为区长,他对金钱的兴趣并不强烈。

但他是个官迷。

他就想当官。

想要升官靠什么?靠能力,靠政绩,靠关系。

能力,康怀宇肯定有。

关系,到处都在走动。

政绩,建城就是政绩。

所以,康怀宇当然全力支持城建。

苏希面对这个问题,他微微一笑,他说:“东明和清河地理位置不同,各方面条件都相差很大。东明的发展模式,对清河来说,参考意义不大。”

“至于城建……”苏希抿着嘴微微点头,他说:“我转了一圈,清河区的城市面貌确实有些落后了。”

苏希不反对搞城建。

这让康怀宇松了口气。

他就怕苏希一过来,就彻底否掉李长河时期的‘大战略’。这样一来,就难搞得很。

至于苏希和赵家的斗争,倒是其次。

“不过…”苏希微微提高一点音调,他说:“搞好城市建设,是为了吸引更多人才,是为了改善老百姓的人居环境。但是,如果将全部精力放在城市建设上,会显得舍本求末。”

苏希明确说:“清河现在面临最大的问题是资源浪费、资源枯竭,以及人才外流。我的个人看法是,下一个阶段要将发展新兴产业列为首要目标。我们清河是有优势的,而且优势还不小。”

“只要将产业链做起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