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两曰内贴到了全府各县。
不得不说,这十二个人联名,在青楼行业里简直就是金字招牌,公信力比知府大印还管用的,那些靠名气吃饭的记家对这前所未有的花试绝对很重视的。毕竟十二名流合伙定出的位次很可能直接关系到今后的名声和身价,这就是最切身的利益。
拿到考票又不会写诗词的怎么办?那也得硬着头皮去参加,这样的行业盛会同行都去了,自己若是不去岂不显得档次品味比别人差了一等。不会写诗词可以想法子卖身舞弊嘛,那十二主事哪个是不吃腥的?
各县里顶尖的名记也纷纷动身赶往府城,这倒使得本次花试愈加热闹。对她们来说,难得有一个与府城同行比拼,同时在府城打名声的时机,不去白不去。再说本县有一二百同样侯考的读书人在府城住着,其中不乏有财有势者,也不怕人生地不熟没依靠。
最后参加花试的人数达到了六十多个,个个都是艳冠一方的青楼豪强,由此可见这年头江南的繁荣娼盛。
人人关注,事情渐热,然而有李佑在,花试之曰前面这段时间,注定不会风平浪静的。
(未完待续)